康熙輕輕嘆了口氣,對身邊的李德全微微點頭。李德全走下丹陛,來到何氏面前,接過了她手上的那個紙包,將之放在托盤上,拆開了細細檢查,確認裡面只有一疊寫滿字的紙張後,才將之呈到御前。
康熙接過來一看就知道是姚啟聖的親筆,足足三十幾頁宣紙寫滿了密密麻麻的館閣體,於是拿出幾張略微翻閱了一下,出乎意料的是裡面並非為自己的冤屈申訴或求情,反而是福建各地的山川水文圖紙,以及對台灣及沿海的發展規劃,康熙不過看了幾頁便差點沉迷其中。
他神情複雜地看著殿下的何氏,略微抬頭道:「何氏平身吧,姚啟聖一片為民之心朕明白,他那脾氣太過剛硬耿直,並不適合朝堂,也許是朕太過責備求全了,朕會派人送汝回江南,讓他安心養好身體,朕等著他親自實現這份構想。」姚啟聖是有大才的,就這麼沒了確實可惜了。
何氏蹣跚著站起身,粗布衣裳的背後已經被鮮血滲透了,一片暗紅色血漬緩緩擴散開了,她卻好像感覺不到疼痛一般,咧嘴笑了笑:「多謝皇上,有您這句話,我家老爺也算有些活頭可盼了,只是回江南之前,民婦尚有一事未曾了結。」
徐元文一聽這話,不知道為何心頭突突亂跳,轉過頭死死盯著何氏,這個女人從一開始就特別針對自己,這回怕是又要攀扯自己了。
「自江南一路行來,民婦盤纏用盡,多虧沿途各方鄉親接濟,曾途徑崑山地界,受當地佃戶之託送萬民血書一份至御前,還請皇上御覽。」
此言一出,頓時如同晴天霹靂一般,整個朝堂都不淡定了,嗡嗡之聲四起,萬民血書啊!這是什麼概念?唯獨民怨沸騰到無法遏制的情況下,老百姓才會鋌而走險寫這種血書,因為署了實名就有可能被順藤摸瓜剷除掉,往年都是試圖攔御駕告狀之人的手筆,沒想到這回居然另闢蹊徑,竟找了個敢上京敲豋聞鼓的強人。
徐元文此時已經臉色發白,垂在袖中的雙手微微顫抖著,一提到崑山他心裡頓時一個咯噔,那可是他的老家啊!而且自家族人是個什麼德性他一清二楚,是根本經不起查的那種,他眼神遊移不定,很快落在納蘭明珠上的身體,眼中露出乞求的目光。
面對徐元文的請求,明珠只覺得腦門青筋突突直蹦,心中暗罵:早就叫你管束好門下,結果你不聽就罷了,護起短來還沒玩沒了,什麼髒的臭的都要護著,結果這下好了,萬民血書這可是個大殺器,一旦皇上追求起來,崑山徐氏怕不是要被人家給一鍋端了。
第338章 風起雲湧(九)
果不其然,康熙看了那血書勃然大怒,根本不給徐元文自辯的機會,直接下令兩江總督徹查崑山徐氏一族,若查證屬實,則依律從嚴從重懲處。
當日庭議結束後,康熙帶著姚啟聖的信件來到鍾粹宮,將何氏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宜敏,唏噓道:「朕本以為姚啟聖乃恃才傲物,罔上欺下之輩,辜負了朕的信任重用,沒想到他落到這步田地依然不忘家國百姓,當初是朕一葉障目,以至於叫他受了冤屈。」
宜敏聽完對姚啟聖她並未開口評價,反倒對於何氏嘖嘖稱奇:「何氏當真是天下少有的奇女子,不畏生死為夫婿做到這般地步,集堅毅、果敢、忠貞於一身,叫妾身感佩不已,若有機會真想親眼見見這位奇人。」
康熙贊同地點了點頭,不論他對姚啟聖觀感如何,至少何氏給他的印象極佳,他開口道:「敏兒若想見她倒也不難,朕打算恢復何氏二品夫人的誥命,到時候你就可以召她入宮了。」
「皇上所言極是,這等重情重義的女子可為天下楷模。她如今有傷在身,又年事已高,也不好再舟車勞頓,不如就將她安置在妾身的別院裡休養吧,如此也能避免不少麻煩。」宜敏很是欣賞何氏,打算護她一二,免得有人狗急跳牆干出點不當人子的事情來。
康熙想了想也同意了,雖然納蘭明珠不是個好相與的,但也不至於睚眥必報到針對一介婦孺,但是徐元文三兄弟可就不一定了,這次崑山徐氏被打得措手不及,百年基業怕是要毀於一旦,做出什麼事來都不奇怪。
宜敏向來是個雷厲風行的性子,這邊一得了康熙的允許,立刻就派人將何氏送走了,等明珠一黨反應過來的時候,驛館裡早已經沒有了姚啟聖夫人的蹤影,私底下一查得知是皇后派人接走的,瞬間臉色都無比難看起來。
「公肅,何氏之事就到此為止吧,皇后既然出手相護,必然是得了皇上的授意,你若是還不依不饒,恐怕連最後轉圜的餘地都沒有了。」明珠嘆了口氣,對一臉頹喪驚怒的徐元文搖了搖頭。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