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兒,大明首輔張居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等他寫到第三道題,太陽出來了,曬得他有些熱,便將身上的狐裘鋪在座上當軟墊。

快晌午時,白圭寫餓了,號舍的小鈴便敲響了,兵卒過來發飯菜,有些涼,他便購買了炭火和小鍋的服務,他也不嫌棄,將號舍的飯菜一窩蜂地倒進去,來個亂燉。

好不好吃並不打緊,暖融融能填飽肚子,才是他的最終目的。

他慢條斯理地挑著吃了,可讓周圍吃著微涼餐食的學子沉默了。

只有零星幾個有錢學子要炭火了,這得十五兩銀子,一般人捨不得。

趁著下午暖和,他沒有耽擱,在太陽落山前,將試卷謄抄乾淨。晚上雖然會發燭火,可夜間寒涼,寫字到底不如手暖時漂亮。

細細檢查三遍,通讀文章後,覺得並無絲毫錯漏之處,張白圭這才起身去交卷,由著監考官在他卷上改印。

天色微暗,龍門隱約可見,他披著狐裘,攏著手,漫不經心地放空自己。

他在心裡仔細思量過,和巡撫大人私交甚篤,監考官對他的印象也不差,他不求能大開方便之門,只求平穩度過。

很快,偌大能容納千餘人的貢院中,學子漸漸起身,匯聚在龍門處,等待著出貢院。

張白圭人小,但身量高,在人群中清瘦如修竹,極其惹眼。

他試圖在人群中找到親爹和葉珣,卻被層層疊疊的頭巾擋住了,人群晃動,終於露出兩人。

三人對視,互相頷首示意。

「居正?」一道略帶遲疑的聲音響起。

張白圭聞言回神,就見裴寂正笑吟吟地望著他。

「裴相公。」他客氣打招呼。

裴寂穿過人群,走到他跟前,見他眉眼平靜,便沒有問詢考試相關,而是和身旁人介紹。

「我們荊州府江陵縣的小三元,自幼有才名,五歲就會作詩!」裴寂笑吟吟地介紹,為他揚名。

眾人一聽,頓時恍然大悟:「你就是張白圭!後改名張居正的小神童!」

裴寂身後之人,瞧著很年輕,二十左右,臉上帶著清朗的笑意,拱了拱手:「我乃公安袁易,說起來和江陵也挨著。」

張白圭也連忙作揖:「袁相公。」

怪不得和裴寂在一處,原來同屬荊州府。

幾人聊著天,兵卒將龍門打開,張白圭要說的話頓時忘了,他抬眸望外看去,對上一雙漆黑關懷的眼睛,連忙喚:「娘親!」

他臉上不由自主地映出幾分歡快的笑意。

趙雲惜也跟著笑起來。

裴寂連忙上前見禮:「趙娘子安。」

袁易不認識,沒聽見方才張白圭是如何稱呼,瞧著她年輕,便試探著問:「這位趙娘子是白圭姐姐還是……」

生得像,年歲差得也不遠。

張白圭往娘親跟前一站,笑吟吟道:「這是我娘親。」

幾人寒暄著,就見張文明和葉珣也看到幾人,連忙過來。

趙雲惜連忙看向葉珣,見他面色蒼白,連忙將捂著的湯婆子遞給他,擔憂道:「快回去,葉珣的身子經不起風。」

他身子弱。

葉珣攏了攏狐裘,熬得久了,心神疲憊,確實有些眼冒金星。

他身子晃了晃,趙雲惜和張白圭連忙扶住他,同周圍人告罪,說是先回去休息。

裴寂望著一行人那淡然的神色,不住感嘆:「還得是別人,瞧瞧,這分明都是解元的人才,卻不動聲色至此。」

袁易點頭稱是。

誰不知道,這江陵縣張白圭乃神童,從知縣到知府,再到巡撫,他走的每一步,都極為招人喜歡。

讚揚他的文章,肯定他的品行。

「他得解元,裴兄可服氣?」袁易笑嘻嘻問。

這裴寂,亦是才子出身。

「我自然是服氣的。」裴寂輕哼。

他並無任何不服氣的地方。

在荊州府府學時,早已經對他心悅誠服。

「那葉珣呢?」袁易問。

裴寂垮了臉:「別問了。」

在二人出現之前,他是第一名,二人出現之後,他成了第三名。

被壓得沒脾氣。

袁易望著相攜離去的幾人,眸中閃過深思之色。

此次科舉考試,有才者眾多,他怕是沒什麼機會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