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兒,大明首輔張居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趙雲惜也見了世間最多的笑臉。

他們收了許多點心瓜果,和儀仗隊一道分吃了。

唯獨當地方官過來拜見,和張白圭、葉珣稱兄道弟,尊稱她一聲老夫人時,她有些繃不住神色。

她以為關於輩分的暴擊會來自孫輩,沒想到是來自地方官。

艷陽高照。

臨近江陵時,趙雲惜近鄉情怯,心中生出幾分激動來,馬上要見到爹娘公婆和鄉親,猛然分開這麼久,還真是挺想念的。

很快就到了。

劉氏、趙屠戶、李春容、張鎮、張誠帶著家人和鄉鄰在官道兩側侯著,見了儀仗隊來,便高聲道:「快,狀元郎到了,放炮放炮。」

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起,鑼鼓也敲了起來。

三人連忙下馬,跪在長輩面前磕頭,全了多年教養恩情。

張白圭新科高中,衣錦還鄉,令趙、張兩家喜不自勝。

他一身緋羅狀元袍,頭戴二梁冠,披錦簪花,立在人群中,實乃意氣風發。

楊知縣連忙上前見禮,這也算中央來人了,怎麼也要照看明白。

而探花郎葉珣,一身進士巾服,青年清瘦俊雋,格外與眾不同。

就連趙雲惜也格外不同,一襲青袍淡雅,頭戴狄髻。

張文明盯了她看了半晌,沒回過神來。

他心花怒放,眼裡再容不得其他,混像高中狀元而歸的是自己妻子。

楊知縣格外謙和:「恭喜恭喜,這有言道,公子世無雙,如今在令郎身上,可算是完美詮釋了。」

張文明驕矜點頭。

張誠呲著大牙笑,他拄著拐杖,拍著張白圭的背,喜不自勝。

「好孩子好孩子!」

張白圭一撩袍角,跪下再次磕頭。

張誠頓時笑得見牙不見眼,連忙把孩子扶起來,笑眯眯道:「別跪了別跪了。」

他心疼!

他比自己高中還高興!

那些被罵張騫子的時刻還歷歷在目,誰能想到,他成了!

張白圭又給楊知縣見禮,他一作揖,楊知縣便不敢受,他連忙躬得更甚。

這可是狀元郎!按照明朝慣例,金榜題名後,他能直入翰林院,這往後可是內閣之才。

誰敢怠慢他半分。

楊知縣不過舉人出身,又是借著親人謀來的官,他自然也知道,此次任滿,他就要給張文明挪窩了。

這往後江陵是張家天下,不會讓外姓掌控。

兩人略寒暄幾句,便有人連忙道:「快回村,歇息片刻。」

張家台已經立了狀元牌匾,路也重新平整過,直通張家小院。

楊知縣覷著張白圭那滿意的神色,不由得讚嘆,當年院試,他還是個孩子,一轉眼,就能掌握他的命脈了。

果然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瞬間地位不同了。

楊知縣知道,若不是當年在武昌府,顧大人惜才,壓了他一屆,他會更早登科。

但登科是為了做官,十三四歲定然做不得官。

在這種情況下,他竟然毫無驕矜之色,面色平和,情緒鎮定,實在是大才。

葉珣視線在人群中巡弋,並無看到記憶中那陌生的人臉,笑了笑,把一切都放下了。

幾人回了張家台。

置辦宴席請了儀仗隊吃用,又送了江陵土儀,儀仗隊便先回了。

楊知縣見此,也跟著告辭離去。

張白圭俯身作揖,客氣非常。

待眾人坐定,張白圭和葉珣又起身,對著趙雲惜磕頭,張白圭低聲道:「白圭得娘親多年照料教導,才有如今成就……」

葉珣納首就拜:「姐姐待葉珣至誠,從未有星點懈怠,凡吃用道理,和白圭一致無二,如今已逾十年,葉珣銘感五內,不敢忘懷,先有姐姐後有葉珣,珣願以生命起誓,餘生奉養姐姐如同至親,如違此誓,珣必天打……」

「哎……」趙雲惜連忙打斷了他。

葉珣笑了笑,沒再多說。

人生孤寂,姐姐才是灰暗混沌中的絲光。

趙雲惜連忙扶起兩人,含笑道:「快起來快起來!一家人可別說兩家話。」

兩人起身後,又被眾人帶著去祭祀先祖,要去墳頭磕頭燒紙,告訴先祖這個好消息。

好一番忙活後,才算是安穩下來。

張白圭輕輕地舒了口氣,眉眼柔和。

葉珣掐著手心,病弱時不來,高中時不來,那往後,便一切塵歸塵,土歸土。

誰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