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兒,大明首輔張居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待到杏林出榜時,才知裴寂已中舉,他是二甲,現在被選為庶吉士,先規培三年,待日後考試過了,再定去哪一部門。

若氣運拔尖,便也會進翰林院。

這是最好的部門。

也能說是最差的部門。

若能乘青雲,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若是不能,便蹉跎歲月。

而這回,裴寂輪值到翰林院了,他一進去,就瞧見張白圭和葉珣並肩立著,正對著書冊討論。

「居正、可期。」他客氣地打招呼。

張白圭聽到自己名字,抬眸:「裴兄。」

各自寒暄過,這才看向手中的書冊。

「河套?」裴寂皺眉。

張白圭點頭,笑著道:「我和葉珣在討論河套地區的問題。」

河套說起來很久遠,大概是開國皇帝將蒙古人逐出邊境,卻無法趕盡殺絕,但他做了許多防禦措施,比如將藩王封在邊境,以藩王為小勢力中心,抵禦外敵。

但多年發展以後,邊防沒有變得完美,反而愈加薄弱和漏洞百出。

而如今,三邊總督多次透信兒,想要把蒙古人逐出河套,恢復安寧。還沒正式上書,就是想要探探朝廷的口風。

這也是老生常談,每一任三邊總督都要走這麼一出,然後被擱置。

但張白圭卻很感興趣,也很贊同,娘親常說有偉人說過一句話:「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他覺得深有道理。

但他知道,不能空談。

先是把大明的典章制度和朝廷的執政文書看了一圈,財政、軍事、民生挨個計算,最後神色複雜地放下書。

擱置……是對的。

朝廷沒錢沒兵沒糧沒人。

他滿眼鬱郁。

*

回家後,他捧著茶盞長吁短嘆。

趙雲惜瞥了他一眼,猜測在翰林院受委屈了。

他的當官路,沒那麼順利。

宦海官途,沉浮不定。

天才如張居正,亦要收些磋磨。

「我今日才知,朝廷竟是拿不出銀糧,也拿不出兵卒。」

他壓低聲音嘆氣。

趙雲惜猜測:「你在關注河套問題?」

張白圭呆:「對。」

趙雲惜立在屋檐下,滿臉愛憐地給辣椒地除草,聞言回首道:「幾千年的老問題,非一日之功可除,比如這辣椒苗,我看見之時就想用,可它要長苗,要開花,才能結出我想要的果實。白圭,你如今還在吸取水分和陽光,等待著開花。」

「如今天寒地凍,十月入冬,四月開春,能留給作物生長的時間不足半年,如何攢出錢糧?」

趙雲惜知道,此時哥倫布已經發現了新大陸,除了紅薯傳入大明的時日晚些,土豆、玉米說不定已經在大明境內了!

她想著,托王朝暉幫她找找。

碰見辣椒,讓她心中充滿了希望。

小冰河時期,還有個根本原因就是糧食不足,氣溫太低導致收成緊縮,連基本溫飽都無法解決,更別提攢錢攢糧打仗了。

「娘,你想啥呢?」張白圭俯身歪頭,在她面前晃晃手。

見她沒反應,還用小貓咪的鼻子去碰觸她,頗為納罕。

「在想家國大事。」趙雲惜滿臉深沉地開口,在他疑惑的眼神中,淺聲道:「比如明天吃啥!」

張白圭望天:「那確實是蠻家國大事的。」

兩人正說著話,葉珣提著灑水壺走過來,滿臉茫然:「麼斯?」

第105章在葉珣將信將疑的表情中,趙雲惜將方才說過的話重複一次,這才看向長勢

在葉珣將信將疑的表情中,趙雲惜將方才說過的話重複一次,這才看向長勢最好的一棵辣椒苗,此時已經掛了小小的青色辣椒。

「罷了,今天就吃。」趙雲惜直接摘掉一把指肚大的辣椒,在兩人疑惑的眼神中,笑眯眯道:「吃它。」

趙雲惜珍惜地挨個清洗。

就這幾棵長勢最好,結了好些辣椒,且吃且珍惜。

張白圭望著他,有些疑惑:「好吃嗎?」

趙雲惜肯定點頭,「吃了還想吃。」

她光是想想,就忍不住分泌口水。

張白圭見她滿臉篤定,和葉珣對視一眼,決定嘗嘗再說。

「要怎麼做?我打下手。」葉珣挽起袖子,慢條斯理道。

趙雲惜拿出一小碗面,一個雞蛋,一塊五花肉,一個饅頭。

張白圭怔住:「這些食材合在一起能做出什麼來?」

他想像不到。

趙雲惜先用雞蛋液和面,攪了個麵糊,把辣椒剁碎放進去,打算煎辣椒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