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家導演天下第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我並不是想用唱反調來彰顯《廣寒月》的高度或者格調。我拍電影,不是為了教給觀眾什麼,我從未在我拍攝的途中在乎觀眾的看法,我一直尋找我自己想要的答案。」繆冬寄抱著話筒,慢慢地說,「大家有研究過意向的話應該知道,『廣寒月』在我的電影之中,其實是象徵著一個地方。它並不是指很多人想的『儘是旁觀者的地方』,而是一個『勇敢的人保護不了身後』的地方。《廣寒月》存在的意義,不是批判,因為對象並不是旁觀者。意在歌頌,因為對象是那些勇敢的人。」

戲文院的一個男生舉起了手。

「說吧。」繆冬寄盯著他問,「戲文系現在還是只有十幾個男生麼?我當年的男生好像比較辛苦,因為我身體不大好,又偏偏不好意思跟老師說,我們班的男生就總是把我的那一份一起幹了。」

印藝每年戲文系只招收100個學生,男生基本就是十個左右,最多肯定也到不了十五個。而這十幾個男生總是自覺包攬了很多體力活動。

戲文系男生少這個事情是可以永久嘲笑的,眾人一時之間都非常給面子地笑了起來。

「對,我們大一這一屆十四個。」那個男生也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後繼續說:「所以繆學長的意思是,《廣寒月》這個片子在某種程度上說,並非是把問題簡單地聚焦在旁觀者這個問題上,而是放在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旁觀者的社會大環境上。」

「對,但這並不是我們在拍攝之前就想好的事情。」繆冬寄對著那個小男生鼓勵地點了點頭,目光也溫柔和煦,「我們一開始只是單純地對整個社會環境感到奇怪。這個世界從來都沒有滿分答案,你無論是勇敢還是怯弱,你的命運都同樣有悲慘和幸運兩種結局,而我們甚至無法得到一個稍稍確切的機率。」他頓了頓,「我們企圖從根本上找原因,尋找所謂的我們應該如何生活的答案。但是沒有找到,《廣寒月》並不是一個答案,而是一個這個世界作為出題者,出的一道思考題。」

《廣寒月》的成就實在太高,但是繆冬寄的年紀又太小。《廣寒月》的高度一直搖擺不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編劇和導演都是年紀輕輕的小孩子」,在這個基礎之上,所有的解釋都好像是過分解讀。

而現在,這個年紀輕輕的導演坐在講台上,比這群喜歡假裝成熟的大學生們更像小孩。這個小孩還挺人小鬼大,直接在這群還未入世的孩子面前說「這個世界根本沒有正確答案」的這種人間至理,不知道他上大學時編劇老師有沒有教過他這種東西。

不過這種東西教了也沒有用,很多人不會懂,更多人不想懂。

江季恆就站在門口,一邊聽著他說話,一邊盯著繆冬寄看。

他還沒有那麼了解《廣寒月》的導演和編劇,但好在了解《廣寒月》的美術指導商巍然。所以江季恆更能夠在《廣寒月》這個片子之中,捕捉到主創團隊的更多意圖。

《廣寒月》展現的的確是一個沒有正確生活方式,同時也沒有絕對正確的選擇的一種社會大環境。但是與此同時,這部片子也近乎病態地表現了對於「敢於站出來」的那部分人的摯愛與仰望——它甚至神化了憤怒和勇敢。

繆冬寄自己說的沒錯,這是一部獻給「勇敢者」的讚歌。

片子點出了英雄不僅需要有勇氣,更要面對犧牲的主題。但是又覺得「生命」這個犧牲品輕如鴻毛。甚至可以說,他認為生命是對於勇氣和正義的獻禮。

這個想法實在是古怪又危險,在片子的表現上甚至有一點點偏執,完全和繆冬寄這溫和又涼薄的發言搭不上邊。在現在的繆冬寄身上,根本看不出絲毫的病態與猙獰。

反而今天的繆冬寄,比以往他見到的都要柔軟而富有善意。他抱著話筒晃著腿,對於這群張牙舞爪的小崽子如此溫柔,甚至還能笑上兩下,好像夢回少年時一樣柔軟而開心。

大學時光……在很多人眼裡是象牙塔,在很多人眼裡面是手觸社會的不適應甚至噁心。那繆冬寄心裡的大學時光是什麼樣子的?溫煦如此麼?

第 11 章

講座到後來已經完全變成了座談會。繆冬寄沒有絲毫避諱地回答著各個問題。於是小崽子們得寸進尺,問得越來越放肆,江季恆已經在心裏面想了二十幾個能直接登在微博頭條上的話題了,只好偷偷發了個消息給昨天學校里剛建起來的《殘霜天》工作室,提醒他們今天晚上要加班加點。

「繆學長!」被寵愛了一晚上的小崽子們越發不知死活,「你現在有女朋友麼?」

「沒有。」已經完全跟上他們思路的繆導很自然地繼續說,「也沒有男朋友。」

整個教室的人哈哈大笑出聲,似乎終於在這一瞬間明確地意識到繆導的確是印藝的人。印藝這個學校的風格張牙舞爪,一向是奇裝異服男男女女開開心心,經常被人調侃是看性取向招人,整個學校對於這方面的看法也非常前進和自由,在學校裡面可以大大方方地和同性牽手親吻談戀愛——甚至學校裡面還有雙人隔間的澡堂用來……做在宿舍裡面不敢做的事。

別問,問就是互相搓澡。

當年高校招人的時候,印藝還非常酷炫地甩出了一句彪悍的官方宣傳語:「男女五五分!取向看心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