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年代:女配覺醒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周永川緊緊的抱住她,說道:「我申請調到京城軍區去。」

「人家老丁為了升遷快,從京城調到這兒來,你卻要調那兒去,你不怕升遷慢啊?」

「升遷慢也比兩地分居強啊!」

寧安笑了笑,說道:「先在這兒待著吧,我剛在圖書館學了點皮毛而已,等我再學一段時間。而且,你現在這叫情人眼裡出西施,我寫了那麼多,有沒有用都還不知道呢,看看情況再說。」

「肯定有用的。」

他雖然不是專業人士,但是邏輯思維是在的,寧安寫的那些東西,至少在邏輯上沒有問題,一看就覺得可行,而且還很先進。

「你不心疼收音機和電視嗎?」

「不心疼。」

而且安安說的沒錯,他倆確實不看電視也不聽廣播,空閒時間用來卿卿我我都嫌不夠,哪有閒工夫看那些。

秦主任收到寧安寄來的信和東西,拉著周書記一起看。倆人按照組裝說明,一次就把收音機和電視都組裝成功了。

秦主任咧著嘴笑:「看來不是我沒有動手能力,而是我之前沒用對地方。」

周書記:「……」

他二話沒說就進入了工作模式,帶著東西和信就去召集市委班子開會了。

臨走的時候叮囑秦主任:「你給寧安回信,順便寄錢票過去,多寄點,她這些東西,別的我還沒驗證,不好說價值幾何,單就收音機和電視這兩項,那就值老鼻子錢了。等到以後廠子建起來,我高低得給她發一份工程師的工資。」

「知道了,你趕緊忙去吧。」

後來,周邦彥按照寧安給出的建議,在安德市建起了產業園。

一個是高新技術產業園,收音機廠和電視機廠就在這個園區里;一個是工業產業園,將水泥、化肥這些產業集中在一起,統一修建供水和污水處理設施,安德市也成為全國最早擁有污水處理廠的城市。後來,更是成了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劣五類水體的城市。在環境保護方面遙遙領先。

園區領導、廠領導都是經過了嚴格考核、篩選的,工人們在上崗之前也要經過考核和培訓,面向全市招工。考進來的有城裡的也有農村的,但是無一例外,多多少少都是讀過書的人,這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安德市人民對教育的重視,入學率一下子都提高了不少。

寧安沒有領到工程師工資,領到了特別顧問津貼。

安德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工業領導小組」,周邦彥正式向她頒發了聘書,聘請她做了這個領導小組的顧問,按照八級工的工資標準給她發津貼,每個月有112塊5毛錢。

這事還是經過領導班子表決通過的,有政府紅頭文件為證。

沒有人對此有什麼不同意見,畢竟,安德市的經濟起飛,就是從這位江寧安同志開始的。工業和養殖畜牧業同步發展,她都出了力。

這些都是後話。

現在,周邦彥正忙得腳不沾地,還沒顧上這些事。寧安只是收到了秦主任寄來的信,錢票和物資。

秦主任在信里炫耀了自己一次組裝成功的功績,又說道:「老周瘋魔了,已經好幾天不著家了,住在辦公室呢。」

寧安把錢票交給周永川,讓他想辦法再弄兩根人參回來,給家長們寄過去,讓他們好好補身體。

周書記和秦主任這樣的錢多事少明事理的公婆,和她爸媽一樣,活得越久越好。

周永川很快就找到了林區的老鄉,買回三根人參交給了寧安,「咱們自己留一根,你每天也泡水喝。」

寧安覺得自己不需要,但是也笑著接受了這份好意,隔三差五的和周永川一起泡水喝,越喝越火大,只好想辦法去火。

除了晚上折騰,寧安指揮著周永川把院子裡的地都給她刨了。

別看他體力好,干農活是真不咋地,效率差得很,後來還是喊了他的兩名警衛員來幫忙,才按照寧安的要求把地整好。

從副團升到團,身邊的配置就有了變化,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副團只配置一個通訊員,團長可以有兩名警衛員。<="<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