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年代:女配覺醒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夏興華:「……」

在系統盡心盡力的安慰下,她有點傷感,但是不多。

她其實還有點無語來著,這個系統懂得真多。

過了兩天,紀家送來了聘禮,包括時下流行的三轉一響,還有冰箱和洗衣機,禮單上寫著聘禮1000塊,但是私下裡,紀利民和曹文華又給了5000,紀松和把自己的存款單也給了她。

這些東西轉了一圈,都送到了新房裡。

婚禮沒在市委大院辦,是在機械廠辦的,很隆重。

於廠長覺得,寧安和紀松和都是機械廠的職工,寧安還是大家一起養大的,老職工們吃塊喜糖、吃頓喜宴是應該的。

所以,他跟紀書記說:「這回你就委屈一下,以親戚的身份來參加婚禮就行了,別忘了隨份子。我們機械廠辦婚禮,就算是有人批評鋪張浪費,也批不到你頭上,我擔著呢。」

紀利民琢磨了一下,又徵得了曹文華的同意,決定就按於廠長的方案執行,來吃喜宴的時候,又隨了200塊錢份子。

寧安笑的眉眼彎彎,「讓舅舅和舅媽破費了。」

曹文華笑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和你舅舅攢的那點家底,遲早都是你們的。」

「謝謝舅媽。」

婚後,寧安和紀松和周一到周六在裴家和夏興華一起吃晚飯,周日回市委大院陪紀利民和曹文華,晚上都回自己小家住。

新婚小夫妻,動靜有點大,和長輩一起住不太方便。

他們倆結婚的事,事先沒有通知紀松和的父母。在他們辦完婚禮之後,紀利民給倆人分別打了電話,說了這件事。

就像他之前承諾的那樣,紀松和的父母沒有給寧安和紀松和造成任何困擾,這倆人就跟不存在一樣。

寧安和紀松和只休了三天婚假,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她問過紀松和,要不要調個崗,畢竟,以前只是白天在一起,現在24小時在一起,會審美疲勞的。

紀松和堅決拒絕。24小時和媳婦待在一起,這種好事上哪兒找去?

還好他粘人歸粘人,不耽誤工作。公私分開,兩副嘴臉隨意切換。

寧安也就隨他去了。

1977年10月21日,各大媒體公布了恢復高考的消息,並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將於一個月後在全國範圍內進行。

寧安和吳斐然都報名了。

已經大學畢業的紀松和,失去了和媳婦一起上大學的機會。

但是很快,1977 年11月,科學院與教育部聯合發布了《關於一九七七年招收研究生具體辦法的通知》,研究生招生也恢復了。

【自願報名,單位推薦,文化考試,擇優錄取;應屆生報考年齡不超過30歲,在職人員報考年齡要在35歲以下。】

紀松和自然是符合條件的。

他跟寧安商量,既然倆人決定從事航空航天事業,那不如都報考京城航空學院,這樣寧安就成了他的校友、學妹,以後在那邊繼續深造,倆人還能形影不離。

寧安同意了。

她在78年春天入學,那時候,研究生才剛完成報名,拿到准考證。

紀松和被留在了平陽。

七月,寧安放暑假,回到平陽和他團聚。明明只分開了4個月,他表現的好像分離了幾個世紀,誇張的讓寧安沒眼看。

9月,倆人一起去京城讀書。

原本說要跟著寧安去京城的夏興華,改主意了,她覺得自己留在平陽挺好,周圍全都是老熟人,大家那麼照顧她,她跑京城幹嘛去?

在平陽,她能和老吳兩口子、老於兩口子、老紀兩口子一起喝茶聊天談工作,以後還可以組團養老,不給孩子添麻煩,多好,幹嘛要到陌生環境裡去受罪。

寧安在79年夏天就拿到了大學畢業證,開始讀研。

之前一起工作的老專家有的在航空學院當老師,發現她竟然在讀本科,老頭子們白眼都快翻上天了,深覺她是在浪費時間。

她和紀松和同時讀完了碩士研究生,又開始讀博士研究生。1983年,他們倆成了國家自主培養的第一批博士。

畢業後,倆人又回到了平陽,依託平陽機械廠,建起了一個航空動力研究所。

本來,這就是個廠屬小研究所,但是架不住它總是出成果,級別一級一級的往上升,最後,直接掛在了科學院下面,成了國家級的研究所,招攬了不少頂尖的航空航天人才,讓平陽成了一個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

平陽這個本來普普通通的小城市,也奇蹟般的發展成了一線城市,重工業和輕工業齊頭並進,高新技術產業更是走在世界前列。

多年以後,當人們談起平陽的崛起,總是繞不開夏興華和裴寧安這兩個名字。

第195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