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與之一同獲利揚名的,還有精武學院。

從賑災開始,精武學院就沖在第一線,施粥施藥,維持秩序,幫災民解決些力所能及的困難,災民們感恩戴德,京城的百姓們也刮目相看,是不是作秀,群眾們的眼睛是雪亮的,連續多日,不改初心,便少有人再懷疑其動機目的,落在有心的官員眼裡,他們看的比百姓們更透徹,百姓們看的是仁善,他們看的是能力。

這份組織能力,一點不比正規軍遜色。

京兆府和五城兵馬司就是最好的參照物、對照組,兩廂一比,精武學院的表現,更為亮眼。

再一打聽,帶頭的幾人,還大都是今年剛入學的學生,驚訝、欣賞之餘,也多了看重和招攬之心。

但再一細問,好嘛,都各有其主。

如此一來,倒是達成了微妙的平衡,哪位皇子的人都摻和了一腳,誰也不用出手打壓,破天荒的和諧了。

許懷義痛快接納蘇喆和喬懷謹的目的,也在此時顯露出來,這樣多好,大家都有利益可沾,一碗水端平,沒人搗亂,齊心協力,何愁賑災不成?

看到精武學院大出風頭,看到許懷義等人揚名,其他學院也有不少心動的,也搞募捐,也扎棚子在城外施粥,也組織人手去災民當中執勤,但一步晚,步步晚,拾人牙慧,難免被人揶揄是東施效顰。

出了銀子出了力氣,卻被這麼調侃,心高氣傲的學子們哪裡受得了?所以,堅持了幾天後,就以不敢耽誤學業為由,老實待在學院裡上課了。

說道上課,許懷義為啥這些天忙的腳不沾地,便是因為上課,白天去城外執勤,回到學院,還要跟小夥伴再復盤開會,查缺補漏,然後還要補課,補完課,才能去睡覺,這一樣樣的活兒,哪個都省不了,焉能不忙?

不但忙,還累,但累並快樂著,看到自己的辛苦付出,沒有白費,災民們得以安置,就連那些高高在上的權貴子弟,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充實。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他們幫了這麼多災民,老天爺應該都看到了吧?能抵消以前他們年少輕狂所犯的錯吧?不會再給他們降雷示警了吧?

降雷,自然是沒有的,但老天爺降雪了。

賑災半個月,諸項事宜都上了正軌後,忽然下了一場雪,眼下,災民新村的建設還沒整完,房子自是不夠住,但沒人覺得這場雪來的不是時候。

瑞雪兆豐年,這是好兆頭啊,尤其是從青州等災區傳來消息,那邊也下了雪,雖然雪花不大,但到底是有雪了,這預示著旱情可解了,能不普天同慶?

這場雪,也幫了許懷義,他原本還想再跟慧信大師合作一把,再搞出點花頭來,安撫一下災民,最重要的是給那些捐糧捐銀子的人一個交代,他們為啥那麼積極主動?還不就是礙於怕跟昌樂侯府落得同樣的下場嗎?

但既然表示了,那就希望能看到結果,不然,指不定就會有人懷疑是上當受騙了,為了不動搖軍心,許懷義就想著再弄出個天降神跡,以此證明,他們的善舉,得到了老天爺的認可。

誰想,還沒行動,下雪了。

下雪,就是對災情的最好撫慰。

這比啥神跡,都有說服力,這是老天爺的回報和獎賞啊,上至皇帝,下至百姓,誰不盼著風調雨順?

現在,這不就順了!

第272章 又買人了二更

當然,這些話,也得有人運作,許懷義在看到下雪後,就不著痕跡的把此等觀念給傳揚了出去。

他對下雪的解讀,又不牽強附會,也附和朝廷和眾人的利益,自然是得到了無數人的響應,一傳十、十傳百,人人都深以為然。

一時間,捐糧捐銀的行為,竟再次掀起個小高潮。

最高興的莫過於災民,他們現在雖說還不能全住進屋子,還需擠在臨時湊合的窩棚里,凍得瑟瑟發抖,但最起碼,每天再也不用擔心餓死了,時不時的,還有人送些舊衣服和舊被褥,還有熬藥給他們喝的,這對比以前的日子,可謂是天壤之別。

他們還有啥不滿足的?

其次就是戶部,銀子和糧食捐的越多,他們壓力自然就越小,欽天監已經預測今天是個冷冬,雪不會只下這一場,後續花錢的地方多著呢,還有西北,韃子不時寇邊擾民,那也是個無底洞。

賑災事宜穩住後,許懷義終於休息了一天。

他都大半個月沒正大光明的回湖田村了,這次回來,不是一個人,帶著三十多個婦人和孩子,先去莊子上交給扈英傑安置後,才進家門。

顧歡喜和閨女天天晚上都能見到他,自然沒啥激動的,只顧小魚,在見到許懷義的那一刻,眼裡是掩飾不住的驚喜。

「爹,您回來了?」

難得看到少年老成的顧小魚還能這般熱情,許懷義很欣慰,一高興,就把他給抱起來轉了幾個圈圈。

顧小魚頓時羞紅了臉,窘迫的手腳都無處安放。

許懷義見狀,笑得促狹,「小魚想爹了吧?」

顧小魚,「……」

他剛才就不該情緒外露。

誰來救救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