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後來的那撥災民,每家都至少能分兩大間,合理安排好了,住起來很寬敞。

徐村長沒給他們猶豫的機會,選了個吉日,就派了一隊壯實的小伙子,幫著他們搬家。

其實也沒啥可搬的,家當大多都在逃荒路上弄丟了,眼前置辦的那點,也都是吃穿,弄個背簍就夠裝的。

顧歡喜沒去湊熱鬧,而是派了抱朴和守拙去盯著老許家,只擔心他們會臨時生變,搞什麼么蛾子,所幸,也不知道是許大伯的敲打管用了,還是他們真長記性了,很是配合的搬去了莊子上。

不過,借了她十兩銀子,說是要買些家當,還要置辦點去擺攤的傢伙事兒。

顧歡喜也沒較真,很痛快的答應了。

其他的村民見狀,也都紛紛跟她借銀子,這個二兩,那個三兩,出面的是徐村長,讓每個人寫了欠條,言明還款日期,一年為限,沒有利息,當顧家做善事兒,一年後,利息照著時下的規矩給,如果有人賴帳,那就別怪他不給誰面子,上門去討要了。

某些想占小便宜的,立刻就打了退堂鼓。

真心想借錢度過難關的,便只有感激的份兒,現在他們不光有了做小生意的啟動銀子,還有了無償提供給他們的技術,擺攤賣豆腐也行,燒木炭也可以,各家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合適的那條道,假以時日,不愁過不起來。

這撥災民安頓下來後,李管家再次上門,蘇家辦事效率很高,作坊已經建好,人也招齊了,送了幾個機靈的來跟著顧歡喜學習怎麼做絨花首飾,還有假花擺件,至於木製玩具,成熟的木匠,只要有詳細圖紙就能上手。

來的都是十四、五歲的女子,簽了賣身契,不用擔心她們學成了跑路,顧歡喜留下她們,教了一整天,大體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不過想做的順手,還是得多練習,想創作新式花樣,更得多花費心思琢磨,這些事兒,就急不來了。

李管家這次來,還順便拉了滿滿兩大車棉花,商隊從西北返回,除了牛羊皮毛、寶石之類的東西,剩下的便是棉花,雪白如雲,蓬鬆柔軟,看著就讓人心生暖意。

除此外,還給顧歡喜捎了一袋棉花種子,這可比啥禮物都叫人欣喜。

顧歡喜把棉花留了小半,給自家莊子上的人用,他們大多都還是用的蘆葦絮和稻草,虧的是年輕活力旺,不然這個冷冬未必能熬過去。

剩下的,她原價勻給了村民,蘇喆給的底價,她半點沒加銀子。

村民們對棉花還都有些陌生,雖然聽過,但沒幾人用過,一開始半信半疑,直到顧歡喜說保暖效果非常好,絲毫不輸給蠶絲綿,卻比蠶絲綿便宜大半,這才紛紛解囊購買。

如今,村民們手裡還真不咋缺錢,各家各戶,都捨得買個三斤五斤的試試,要是真的禦寒抗風,那他們再去買就是。

眾人在山腳下搶購棉花,鬧出的動靜不小,連江先生都出來看熱鬧。

晚上,兩口子在房車裡說起這事兒,顧歡喜道,「江先生聽說是你建議蘇喆從西北進來棉花,還誇了你幾句呢,他說起棉花來竟頭頭是道,還直言不諱朝廷沒能在中原推行棉花種植,就是個錯誤,否則,天下百姓皆有棉衣可禦寒,哪裡還會出現冬天凍死人的慘劇?」

許懷義道,「江先生是個好官,可惜,時下的朝堂,容不下他這樣性情的官員。」

顧歡喜嗤笑,「你直接說皇帝昏聵糊塗唄。」

許懷義搖頭,「他可不糊塗,也不算昏聵,只是對百姓不夠重視,他受開國皇帝影響頗深,講究文治武功,可真治理起來,就不接底氣,尤其這幾年讓立儲攪和的,更沒啥心思治理天下了,整天平衡各種關係,唉,大臣們有樣學樣,也忙著拉幫結派,誰還操心百姓吃飽穿暖的問題?」

「也就是他那點精明,都用在維護自己的政權上了唄。」顧歡喜哼了聲,「最煩這些。」

許懷義忙安撫道,「暫時跟咱們沒關係,咱先別庸人自擾,我跟你說點開心的……」

「什麼開心的?」

「之前我不是幫著蘇喆想了幾個促銷棉花的點子嘛,今天就派上用場了,好傢夥,場面那是相當壯觀啊,圍的人山人海,擠破頭的去搶,得虧我有先見之明,提醒蘇喆多派了些小廝維持秩序,還請了京兆府的衙役們幫忙,這才沒鬧出亂子……」<="<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