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那些無形的利益……
而這一切,都是占了徒弟的光。
許懷義卻低調的很,從不以功臣自居,更無志得意滿,相反,頗有些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架勢,他現在很少去會所和商會,那兒的所有事情都是蘇喆在管著,但他該知道的也都知道,誰叫蘇喆隔三差五的就去找他匯報工作呢。
這段時間,倆人見面的更頻繁,因為合夥打造遊樂園的事兒,蘇喆經常找他商量,中午出去約個飯,晚上住顧家也是有的。
孫鈺聽完自己想知道的,又提醒他賺了銀子就多置辦些田地和莊子,還有好地段的鋪子,儘量多買幾套。
許懷義心想,是他不想買嗎?是京郊附近的田地和莊子很少有對外出售的,至於繁華地段的鋪子,就更是有價無市了,哪裡輪到他接手?
孫鈺也知道這情況,轉頭就讓人給他送了內部消息。
許懷義這大半年賺的可不少,如今有機會,也沒跟師傅客氣,一口氣買了仨大鋪子,心裡有了規劃,就等租賃合約到期,就能收回來開干。
還有兩莊子,近一千畝地,連地里的麥子收成都歸他。
如此一來,進了五月後,家裡就忙碌起來。
第409章 帶著孩子去下地勞動
進了農曆五月,小麥開始收割,沒有現代化儀器的古代,一切都只能靠人力,頂著個大太陽,彎著腰在地里一呆就是大半天,其辛苦可想而知。
為了不讓麥子過於成熟而落在地里,也為了避開極端天氣帶來的傷害,所以還得搶收,於是,這階段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許懷義便從災民新村里,僱傭了許多人手,自從去年朝廷把他們安置下後,這些災民也一直在想法子積極自救,尤其翻過年開春後,不少人去開荒山,也有進城去找活兒乾的,也有無奈之下賣身到大戶人家為奴為婢的,甭管哪樣,都是為了活下去。
所以,許懷義雇他們去收割麥子,每天給工錢,還管兩頓飯,他們都乾的特別賣力,誰都明白,若是表現的好,說不準會被留下,給顧家當佃農或是長工,那就相當於有張長期而穩定的飯票了。
揣著這種念頭,那現場幹活的氛圍,簡直熱火朝天,卷的顧家的下人們都有了壓力,深感再不努力,分分鐘就被淘汰的節奏。
一時導致整個麥收期間,幹活效率暴漲,十天不到,幾處莊子上,兩千多畝地的麥子就都進了打穀場,然後再晾曬幾天,分裝好搬進了一早建好的糧倉。
這麼多地,收成自然不差,許懷義卻一點沒賣,都囤積了起來,還讓人悄悄的運了一撥,送到了新宅子裡,把他設計的地窖塞得滿滿的,看著就讓人心頭踏實。
地窖里藏起來的糧食,大都是他剛到湖田村時買下的那二十畝地種植出來的,那片地的長勢最好,產量最高,種植期間,因為用了肥料,結穗的時候,明顯要比其他地里的麥子出息。
村民們都注意到了,收割的時候,還特意抽出空過來看了幾眼,熱烈又好奇的估量著這塊地的畝產量能有多少,而最後的結果,讓他們大為震驚。
竟是其他田地的兩倍!
眼下種植小麥的技術,趕上風調雨順,畝產也就是三四百斤,若遇上老天爺不長眼,百十斤也是有的,可顧家這二十畝地,居然達到了畝產七八百斤的量,誰見了能不吃一驚?
村民們種了一輩子地都沒見過這等奇景好不好!
便有人纏著許懷義討教,追問他是咋種的,許懷義早就想好了說辭,從整治地開始,到期間澆水施肥,都說的很詳細。
但這樣的交代,村民們心裡卻有些犯嘀咕,他們也這麼幹過,只是沒許懷義澆水澆的頻繁,施肥施的給力而已,難道得出的結果就相差這麼大?
最後,許懷義又道,「當然,跟種子可能也有一定關係,若不然等秋上種的時候,我換一些麥種給你們,大傢伙兒都試試,咋樣?」
村民們自然紛紛說好。
沒錯,他們也懷疑有這方面的原因,無他,這片地打的麥粒又大又飽滿,其他地里的麥子與之一比,顯得乾癟瘦小多了,瞧著就沒人家精神。
村民們得了他的答覆,心裡踏實了,也有了盼頭,顧歡喜見狀,私底下提醒,「你給了他們這麼大希望,等明年卻達不到預期,咋辦?不怕挨罵啊?挨罵還是小事兒,就怕有人多心,以為是咱們藏著掖著,拿些不痛不癢的東西去搪塞人家,自己偷著發財呢。」
畢竟,產量為啥高,他倆最清楚不過,跟麥種自是有關係,但關係並不是最大,起作用最大的是閨女的眼淚,至於澆水和施肥,都是錦上添花而已。
許懷義不以為意的道,「沒事兒,換麥種給他們的時候,咱提早處理一下不就好了?」
顧歡喜怔了下,反應過來後,笑著揶揄,「你倒是機靈。」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