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理由,太有說服力了。
反正,江墉十分心動,還親自換上短打,跟著下了地,也實實在在的幹了三天,累的老腰差點廢了,可為了給孩子做個榜樣,硬是撐到最後。
做榜樣這個詞,也是許懷義提出來的,其原因是,最開始,幾個孩子下地勞動的時候,都戴著一副痛苦為難的面具,沒幹多久就想打退堂鼓,畢竟之前都是金尊玉貴的小少爺,誰受過這等罪啊?
這種時候,適當的鼓勵雖有必要,卻不夠管用,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長輩們沖在前面打樣兒,再苦再累也咬牙堅持,他們見狀,誰還敢叫苦叫累的放棄?
過後,江墉對許懷義感慨,「你這辦法看著簡單,但效果確實不錯……」
許懷義用一句話總結,「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江墉深以為然。
不過韓鈞再次看到外甥時,就有些心疼了,這段時間,他不在新宅子裡,也沒跟著回湖田村,而是幫許懷義訓練人手去了。
許懷義借著僱傭災民的機會,暗地裡也買了不少人回來,為了遮人耳目,就交給了韓鈞幫著安置,都放在了偏僻的莊子上。
韓鈞啥也不多問,就接下了這事兒,訓練的時候,也極為用心用力,等到隊伍有了雛形,定下了章程,他才從外面趕回來。
等他回來的時候,麥子已經收完,連下半年的高粱和豆子都種下去了,種的時候,許懷義又帶著幾個孩子請了假,老老實實的幹了三天活兒。
種地,比收割輕鬆不了多少,要犁地,要挖坑,澆水、撒種子、掩土,每道工序都很熬人,其結果可想而知,大人們累夠嗆,他們也糟了不少罪,個個都曬黑了,也瘦了不少,手上還磨出了繭子,也有劃傷的地方,人都顯得粗糙了。
但眼神更亮更堅定了。
韓鈞見過外甥後,私底下找許懷義,「有必要這麼做嗎?就算為了鍛鍊他們的意志力,每日跑步習武也足夠了,他們本來也不是走武將的路子,都是靠筆桿子、靠頭腦吃飯,帶他們去下地幹活兒,圖什麼?」
許懷義直言不諱道,「就圖,讓小魚真正懂得百姓的疾苦。」
韓鈞怔了下,「百姓是重要,但對他來說,文臣武將的支持才是最有用的……」
不然,連那個位子都坐不上去,當不上帝王,就算懂百姓疾苦又能做什麼呢?
做的越多,做皇帝的就越是容不下。
許懷義明白他的意思,慢悠悠的道,「文臣武將的支持,自有咱們操持,但感受底層百姓的不容易,咱們說再多,不如讓他去親身體會一把,如此才能印象深刻,牢記到腦子裡。」
頓了下,又補上句,「在我看來,其實百姓的支持和愛戴,才是他最大的依仗。」
韓鈞眼神微變,「是你這麼想,還是孫鈺或是江先生傳達的意思?」
許懷義斜睨他一眼,哼了聲,「是我的意思,怎麼滴?覺得我說的話就不靠譜,沒分量,只他們說的觀點才有說服力、才是正確的?」
韓鈞見他不爽,噎了下,好聲好氣的解釋,「我沒那個意思,我只是覺得你還年輕,所思所想,不一定成熟,你師傅和江先生見多識廣,懂得自然多些……」
「行了,解釋就是掩飾,說到底,還是覺得我眼界不夠高,看的不夠遠……」
「我真沒那意思!」
「你有……」
「真沒有,我其實很佩服你的遠見和胸襟,真的……」
許懷義『無理取鬧』,逼的韓鈞說出了對他欽佩的軟話,又低頭認了錯,才不逗他了,耐心的給他解釋了下,百姓的支持和愛戴有多重要,深入淺出,跟當場做了篇議論文似的,提出論點,再一二三逐條論證,最後得出總結,讓看的人信服。
韓鈞勉強被說服了,不過,該心疼外甥還是心疼,回來後,每日盯著他湯湯水水的補身子。
當然,其他孩子也都有,顧歡喜對他們,在衣食住行上一視同仁,從來不搞特殊化,從湖田村回來後,就讓焦大夫開了滋補的藥膳,不光孩子吃,大人們也都按時服用,她還自製了些面膜,讓孩子們保養小臉和手腳,如此養了七八天,一個個的就恢復了之前的模樣。
比之前,還更有精神頭和韌性了,這點,從習武和讀書上都能明顯的體現出來。
韓鈞見狀,總算不再心疼外甥之前所受的罪了,也明白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許懷義這般磨練外甥,是寄予厚望,這是外甥的幸運和福氣,他不該質疑。
至於江墉,更是肯定了許懷義的勞動教育理念,還提出,等秋收的時候,再帶孩子們回湖田村下地幹活。
第410章 生日派對一
光幹活也不行,也得給予及時的好處,如此,既是撫慰也是獎勵。
再有下次,孩子們的積極性會更高,對勞動鍛鍊,也就沒那麼排斥牴觸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