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是最先站出來的,摘得頭籌,受到的關注自是最多,且這次搞的動靜還不小,大有要一飛沖天的架勢。
先是,在城門口擺開陣仗熬粥施藥,缺吃少喝的,生病鬧災的,都可以去排隊等著救濟。
光這一番操作,就為伯府拉了不少好感,之前孟重樓折騰出來的那些醜聞都因此而淡化了,再加上有心人刻意宣揚,平遠伯府的名聲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眾人交口稱讚,一時風頭無兩。
有平遠伯帶頭,很快,其他高門大戶也紛紛效仿,總不能風頭和好處都叫平遠伯府得了去,這會兒下水,多少還能跟著撈點肉湯喝喝,再晚可就啥都沒了。
一時間,城門口倒是熱鬧起來,將這冬日的嚴寒都驅散了幾分。
顧歡喜沒跟風,她又不稀罕好處,就希望這些人能多堅持幾日,哪怕是作秀呢,總歸百姓確實受益了,這就夠了。
她打算等那些人散場時,再候補進去。
如此幾天後,就在孟家的風頭被搶的差不多時,人家又爆出個大的,這回,沒人能奪其鋒芒了。
孟伯爺交給朝廷一個礦,擁有豐富煤炭的礦山,其價值,不言而喻,尤其還是在鬧雪災,正缺少炭火的時候,意義更加重大。
早朝上,龍顏大喜,這可真是雪中送炭了,不光建興帝高興,滿朝文武大臣都很激動,衝著孟伯爺,各種誇讚和溢美之詞,不要錢似得輸出。
當然,也有替他肉疼和震驚的,畢竟那是一座礦啊,幾輩子吃喝不愁,就這麼貢獻給朝廷了,值得嗎?
事實證明,還是值得的。
建興帝是要臉的人,自是不能白拿臣子的孝敬,賞賜必須有,洋洋灑灑讓人寫了一篇褒獎的話,給足了孟家顏面,各種珍貴的御賜之物也流水一樣的抬進伯府,實打實的好處,主要落在孟伯爺和孟瑤身上,一個升了官職,這次不是虛職了,而是實權部門兵部侍郎,一下子邁入了正三品的行列,在朝堂上有了話語權。
至於孟瑤,從縣主,搖身一變,成為郡主了,身價上漲,她的婚事,也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第474章 小心孟家
要說現在,京城最備受矚目的人家,那自是非孟家莫屬了,一掃之前的晦氣,門庭若市起來。
人人爭搶著去沾沾喜氣,賀喜的,送禮的,絡繹不絕,比顧家那會兒可熱鬧多了,畢竟許懷義起點低,官場上的人脈有限,一個校尉不足以讓那些高門大戶瞧上,但孟家好歹是伯府,姻親故舊多,孟伯爺又一下子成為兵部侍郎,如此春風得意,誰能不放在眼裡?
孟家也沒低調,大擺宴席,半個京城的達官貴人都很捧場的去了,甭管他們心裡咋想,明面上的功夫還是做的足足的,反正捐出礦山的又不是他們,他們不心疼,反而都跟著沾了點光,畢竟雪災一來,誰家也恨不能多存些炭火取暖,有了煤,總歸有了底氣。
最重要的是,極大緩解了眼下的困境,百姓們為啥買不到木炭?一來是因為木炭價格瘋漲,二來,則是因為富戶們大量採購囤積,如果有了煤炭可以代替,木炭就沒那麼稀缺了,價格也能降下來。
而且,這煤礦離著京城並不算遠,速度快一點的話,兩天就能打個來回,據說,還很容易開採,儲量也十分豐富,除了能提供給朝廷冶煉以外,還能民用。
孟家一時煊赫起來。
連帶著已經去看守皇陵的大皇子都重新進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岳家這麼給力,大皇子也算是如虎添翼了吧?
要知道,大皇子妃的身體不好,在京城裡已經不是秘密,都傳言她熬不了太久了,一旦病逝,就沖孟家這上升的勁頭,那位孟側妃多半是要被扶正了。
反正,大皇子府早有側妃扶正的先例,也不稀奇。
來吃席的人,心裡滋生著各種小心思和猜測,衡量著如今孟家的分量,思量著與之結交的親疏遠近,面上言笑晏晏,眼底滿是算計。
孟伯爺帶著長子,跟每個人寒暄應酬,那意氣風發的模樣,仿佛吃了啥靈丹妙藥,煥發了第二春。
也可以理解,蹉跎半生,誰想年老了,倒是平步青雲了呢,可不得用力抓住這機會大展拳腳?
他高興,孟世子自是更激動萬分,親爹手裡有了實權,他是跟著受益最大的那個,整場宴席應付下來,喝的紅光滿面,酒不醉人人自醉。
相較前面的觥籌交錯、繁華熱鬧,後院的氣氛就不那麼美好了。
一間布置簡單的屋子裡,孟重樓正被人捆了手腳,堵了嘴巴,死命的掙扎著,眼睛猩紅,裡面滿是癲狂,猶如待宰的凶獸,可怖又可憐。
姚氏白著臉站的遠遠的,既不敢靠近,也不敢離開,她拿著帕子,不停得擦拭眼淚,哽咽道,「你再忍忍,等宴席結束就好了,今日來了好多客人,身份都不低,要是,要是讓他們聽到你叫,肯定會笑話咱們府上,父親就會不高興了……」
「嗚嗚嗚……」孟重樓用力掙脫著束縛他的繩子,捆綁的地方已經滲出血跡來,也不知道是不是疼的,他有片刻的清醒,眼底露出哀求。
姚氏倉皇失措的退了幾步,搖著頭,語不成調,「不行的,夫君,我不能,不能放你,父親會生氣,今日是他的好日子,不能毀了,夫君,你再忍忍,再忍忍好不好?很快,客人就要走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