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所以,平遠伯府跟糧草案牽扯上,讓他一時間不知道該深究到底好,還是到此為止,幫其撇清關係,再以此去賣好要人情更佳。

正糾結著呢,事情一下子有了結果,不用他掙扎不決了。

他查到的那人,還沒抓起來審問,就在書房裡自殺了。

死之前,對方留下一封遺書,承認了罪魁禍首是他自己,不過,跟通敵叛國無關,純粹是他貪婪而致,所以才偷偷用帶著殼的糧食,替換了精米,還為了湊夠份量,往裡面摻雜了沙子。

他罪該萬死,無顏再見人,唯有一死謝罪,還把這些年貪墨的銀兩錢物都交代個乾淨,只求能放過他的家人。

他這一死,倒是解脫了,可也讓線索中斷了。

晉王為此,驚愕過後,便是惱火,總覺得自己被算計了一樣,賠了夫人又折兵,兩頭都沒撈著好處,如何甘心?

但現在,再想以此去拿捏平遠伯府,已是遲了。

平遠伯又不傻,肯定不會承認,而且,自殺的這人八成就是他的手筆,既然敢殺人滅口,那就有把握消弭所有的痕跡,晉王再想查,不過是白費力氣。

況且,那封遺書里,已經把矛頭轉向了閩王那邊,含含糊糊的,透露出幾分,跟閩王府有關係。

事後一查,此人跟已經垮掉的鎮國侯劉家有拐著彎的親戚關係,如此,跟閩王有舊,也就能說得過去了。

案子偵破,卻不是皆大歡喜。

晉王不高興,因為目的沒達成,被人擺了一道。

端王和祁王更不高興,因為自己的人手被砍掉了一些,還眼睜睜的看著對手的力量在壯大,名聲也壓過了自己。

建興帝也不高興,因為事情沒照著他期望的那個方向發展,有些脫離了他的掌控,最後死的這個人當然不是替罪羊,但卻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他不在乎幕後黑手能不能伏法認罪,卻不想看到他殺人滅口,這是在挑釁皇家的權威。

平遠伯最不高興,為此案,他犧牲太大了。

先是處置了府里相關的幾個傳話跑腿的下人,再劈頭蓋臉的抽了長子一頓,最後把布置的幾步暗棋都給拔除了,多年心血,化作一空,他能不生氣?

且即便如此,身上得嫌疑也不是全撇乾淨,誰叫自殺的人,細究起來,跟他也是有關係的呢。

無奈之下,他只能主動進宮請罪,還大出血,承諾籌集十萬軍糧,親自押送到南邊的戰場去。

建興帝不辨喜怒的收下了他的誠意後,就讓他走了。

沒有高深莫測的試探和敲打,也沒有遷怒和仗責,仿佛對他所做的這一切都不在意。

這叫平遠伯百思不得其解,難道皇帝相信他是無辜的?

這樣的猜測,沒能讓他放心,反而越發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誰知,回家後不久,就得知了建興帝對他那副態度的緣由了。

敢情是他的好孫女早就給宮裡遞了話,說她又得了菩薩點化,知道哪裡有銀礦,願意再進獻給皇帝。

銀礦啊,哪個帝王不喜歡?

有此等功勞,什麼罪名都能抵消了,難怪建興帝對他獻上的十萬糧草可有可無的,原來是有銀山在手,如何還瞧得上他那仨瓜兩棗?

他氣的幾欲嘔血,卻偏偏對犯錯的人無可奈何。

誰叫那是他親孫女呢,還是在皇帝面前又立了一大功的郡主,爵位比他這個伯府當家人都高。

他輕易動不得,便是要教訓,頂多也就是敲打幾句而已,再多手段,當著皇帝派來保護她的護衛面,也不敢用。

他只能在心裡咆哮,提前跟他商量一下會死嗎?

就非得看他笑話不可?

還是要藉此來打他這個當祖父的臉?抑或是報復他不願再幫他對付許懷義?

他撒手不管,也敲打她停手,而她不但不肯罷休,還變本加厲,越過自己,利用長子,聯繫上了外人,差點闖出大禍!

這要不是有皇帝罩著,只憑這點,他就能把這個孫女打死了事。

可眼下,是萬萬不能了,皇帝越發看重她,派來保護的人,又加了幾個,除此外,還賞了幾個宮裡的嬤嬤來貼身伺候,還給了她一個公主伴讀的身份。

整個伯府,都要靠她過活,一旦沒了她,伯府的光芒也就不在了。

他的憋屈,無人能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