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9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孫鈺想了想,沒再矯情的推拒,「行,為師寫,放心,屬於你的功勞,誰也奪不走!」

這功勞太惹眼,一旦宣揚開,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聞著味撲上來搶,真由許懷義寫,四品將軍的身份還真不一定能保住。

像是幾位王爺,他們對這個功勞肯定垂涎欲滴,無他,這對他們穩固地位可太有幫助了,不眼饞才怪,指不定會玩什麼髒的來謀劃。

出於這些考慮,孫鈺替弟子寫摺子,倒也沒啥不好意思。

而許懷義更是想到了這一層,所以,也沒覺得自己吃虧,誠心實意的道了謝,順嘴問了句,「師傅,您覺得,朝廷會給弟子一個什麼嘉獎?」

孫鈺沉吟道,「咱們大雍以農為本,你能種植出如此高產的小麥,功勞不可謂不大,按說,便是給你個爵位都當的,但如今皇上……」

餘下的話,他沒說完,因為犯忌諱,但師徒倆現在很有默契了,立刻就精準領會了未盡之語的含義。

無非是,建興帝眼下的心思都用在養病和穩固自己權利上,可能不會那麼重視糧食生產,所以,哪怕這麼大功勞,也難以讓他激動的賜下爵位。

大概率,會升個官職,還得是虛的,光名聲好聽的那種,再賞賜些充門面的東西,或是提一提顧歡喜的誥命,再想其他,就有些難了。

這可不是許懷義想要的,他斟酌著建議,「師傅,您說,弟子提前把玉米的事兒透露一下如何?」

孫鈺一點就透,「你是想?」

許懷義笑著點點頭,「玉米的產量其實去年就經過驗證了,比小麥還要高,只是沒那麼多種子,還沒法大面積推廣,但跟朝廷透露一下總是可以的,如此,便能把兩個功勞疊加,會不會分量就能重到讓皇上另眼相看了?」

孫鈺略一思索,意味深長的道,「即便皇上不另眼相看,滿朝文武也會震動到主動為你請功。」

畢竟,這麼大功勞還不厚賞,以後,他們再立點小功啥的,根本就不好意思張嘴了。

再者,他提高了糧食產量,讓大雍的百姓免受飢餓之苦,這可是能記進史書的壯舉,足以名垂青史,如此還不封爵,可就太說不過去了,讓後世子孫看了,也是要置喙本朝是否苛待有功之士的。

「還請師傅辛苦為弟子周旋一二……」許懷義也不客氣,笑著求庇護。

孫鈺哈哈笑道,「不辛苦,為師還能跟著沾光呢,你且等著,這次為師定要幫你謀個爵位回來。」

前些天,朝廷可是還欠著許懷義一筆功勞呢,沒他獻計,糧草指不定到現在都不能籌集到位,商戶也許還在跟朝廷對峙,總之,緊張的局勢能緩解,大半都是他調停解決的。

偏報上去後,建興帝將事情都推給了太子,而太子的做法又屬實讓人失望,他攬了大半功勞去,讓不明真相的人,以為是他機智的化解矛盾、充盈國庫,而許懷義成了他的墊腳石。

為此,孫尚書深感對不住許懷義,陸首輔甚至在公開場合,提到了許懷義獻計一事,但太子一系裝聾作啞,只賞賜了些銀兩就拉倒了。

相較別人的寒心和氣憤,許懷義倒是平靜的很,他其實早就有所預料,因為他多少了解太子的為人,那就不是個心胸開闊的,又是眼下這種情況,不搶功是不可能的,還能給他剩點肉湯喝喝,就算是沒趕盡殺絕。

所以,他沒有期待,也就無所謂失望,反正一開始也沒想憑此撈功,不過是不想看到商戶們被朝廷逼迫,也捨不得自家割肉放血,這才琢磨了個法子,順便還能幫師祖一把,再多博些好感。

但麥子和玉米的事兒不一樣,他可是要靠這兩種糧食產量來搏一把爵位的,有了爵位,身份地位就是翻天覆地的改變,就能更好的庇護妻女了。

所以,他會努力爭取。

孫家就是他的依仗。

另外,還有江先生,是另一重保險,萬一孫家扛不住有人來搶功,就再讓江先生幫著出面。

總之,該他的,他必須拿到手,畢竟這種立大功的機會,往後怕是不會再有了,除了擁立之功。

等孫鈺帶著人,拉著幾車新麥子,浩浩蕩蕩的回了京城後,許懷義還在地里割麥子,這幾天,他會一直留在湖田村盯著,除了收割,也防著有人搗亂使壞,今年村里還有莊子上的收成,可都是要留作麥種的,以便秋上大範圍的推廣,事關重大,由不得馬虎。

為此,他把家裡的護衛都帶出來了,成立了巡邏隊,一天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的轉悠。

至於孫鈺,他去時低調,回時則怎麼引人矚目怎麼來,很快,湖田村的麥子畝產七百五十斤的消息,就如同飆風一樣,席捲了整個京城的小街小巷。

人們第一反應便是不可能,接著就質疑這則謠言的目的,還有人痛罵傳謠的人不負責任,啥話都敢說,拿百姓當傻子,幾千年來,就沒聽說哪裡的麥子能收成這麼高!

當然,也有好奇忍不住去湖田村打探的,這一打探不要緊,當即震驚狂喜的差點沒瘋了。

一傳十,十傳百,漸漸的人們開始往湖田村聚集。

朝廷也終於得到了消息,看到孫鈺呈上來的摺子時,內閣除了孫尚書和陸首輔,都直呼不可能。

但證據擺在眼前,新打的麥子顆粒飽滿,一看就知道收成不錯,還有那一組組的數據,寫的十分詳盡,再加上這事是孫家出面,由不得人不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