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懷義可沒狂,過足了嘴癮後,就立刻誠惶誠恐的跪地請罪,「皇上,微臣頭腦簡單,魯莽蠻幹,言行有不得體的地方,還請皇上恕罪!」
眾朝臣,「……」
剛才還大殺四方、指桑罵槐呢,這就服軟了?
靖寧侯真是能屈能伸啊!
龍椅上,永平帝袖子裡的手,用力捏緊了扶手,面上卻含著如沐春風的笑,溫聲道,「許愛卿真性情,何罪之有啊?快快請起……」
許懷義也不矯情,謝恩後,麻溜的起身,試探的問,「那太子入朝觀政一事兒可行否?」
永平帝居高臨下的看著他,輕起薄唇,「甚好!」
不僅可行,還甚好。
許懷義才不管這話有多虛偽,又有多少深意,忙高呼,「皇上英明!」
見狀,其他人或真心或順勢的,也都跟著喊起來。
散朝後,大臣們三五成群的往外走,互相低聲交談著,不時隱晦得撇許懷義一眼,目光意味深長。
許懷義只當不知。
出了大殿,孫首輔讓人喊住他,去了內閣的公房。
公房裡,一老一少,相對而坐,一個神情凝重,一個輕鬆自在。
許懷義親手將熱茶奉上,「師祖,先喝口茶歇歇……」
孫首輔打趣,「今日早朝上,老夫可沒說幾句話,舌戰群儒、大殺四方的是你,你該多喝兩杯潤潤嗓子。」
許懷義嘿嘿乾笑了幾聲,「讓師祖看笑話了。」
「你啊……」孫首輔縱容的搖搖頭,嘆了聲,「你剛才威風倒是威風了,卻不知道一下子得罪了多少人,便是皇上,怕也心裡有什麼想法……
這可不是你一貫的作派,你之前對幾位皇子,不是都敬而遠之嗎?為何今日就摻合進去了?
難道是……」
許懷義坦坦蕩蕩的道,「師祖,我剛才那麼做,或許會被認為是站隊了,但我問心無愧,太子是儲君,支持他、輔佐他,難道不應該?
況且,又不是啥大事兒,不就是入朝觀政嗎,至於上綱上線?
那些反對的人是何私心,您老肯定清楚,我實在反感這種爭鬥,沒法置之不理,如果大家都不吭聲,那這種爭鬥,就會越演越烈,直到不可收拾,像五年前那樣血流成河……
師祖,於公於私,都不能讓悲劇重演了。
那些懷有異心的人,必須儘早打壓遏制,絕了他們的念頭,如此,朝堂後宮皆能安穩,百姓們也才有好日子過。」
孫首輔聽完,默了片刻,問道,「你很看好太子?」
許懷義點頭,「太子聰慧過人,品行端正,有明君之相。
當然,到底如何,還是要體現在政事上,所以我才贊成太子入朝觀政,越早越好。」
潛台詞,如果太子沒有理政的本事,也能及時換一個啊。
總比之前永平帝即位那會兒,沒有旁的選擇好吧?
也就是永平帝運氣好,即位後,內閣給力,又有許懷義平定了邊關,皇室凋零沒人起么蛾子,再加上這幾年風調雨順,沒出啥事兒,所以朝政好打理,倒是顯出幾分盛世之相。
可這盛世,就跟永平帝即位一樣,有那麼點撿漏的意思,不能都當成是永平帝能幹吧?
再者,永平帝有幾分處理政事的本事,內閣最清楚。
孫首輔自然也知道,永平帝越來越有帝王心計手段,但處理政務的水平,也就那樣兒,這是建興帝遺留下來的弊端,當初建興帝防備著所有兒子,不肯放權,直到沒了辦法,才趕鴨子上架手把手的去教齊王,可也為時已晚。
好在永平帝還算聽人勸,又有自知之明,不懂的政務就放手讓內閣去處理,這才沒出亂子。
但這種情況,不會一直如此。
沒有帝王不想獨攬大權、任由臣子們「擺布」的。
孫首輔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他沒想到,先來的卻是永平帝跟太子之間的較量。
這可真是一脈相傳。
「開弓沒有回頭箭,你以後打算怎麼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