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開局宮女,實則謀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後來春試結束,武稞被指剽竊,鄵呈卻在八皇子的人的舉薦下做了官,武稞散盡金銀,托人謀了一篇鄵呈被舉薦時所做的文章,入目眼熟,那分明就是出自他手。

武稞這才明了,他心心念念的八皇子,他心中高風亮節的人物,從一開始就把他當棄子,急火攻心之下,武稞迷了心智,一個勁念叨著八皇子不會這麼對他。

而武稞的寡母操辦兒子喪事後,一直想謀求真相,可惜地方官聽聞涉及八皇子,避開不受,寡母一路碾轉,強撐著一口氣上京告御狀。

大理寺卿話音落下,偌大的金鑾殿悄無一聲。

不知是誰嘆道:「若非碰上太子殿下,這冤案恐怕就沉了。」

太子眉頭一跳,誰這麼害他,此刻還拿他說事兒。

八皇子呼出一口濁氣,鄵呈給他看過幾篇文章,道是在明源堂跟其他人學習所得,言之有物,中上作品。八皇子以為鄵呈是找代寫,那時他正對鄵氏有幾分喜愛,睜隻眼閉隻眼過去了。

後來鄵呈求八皇子要了一個被舉薦為官的名額。八皇子也爽快應了。

……一步錯,步步錯。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八皇子閉了閉目,轉眼有了決斷。他乾脆的跪地認錯:「父皇明鑑,此事乃是鄵呈借兒臣之勢,殘害人命。兒臣雖不知情,但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此兒臣其錯一!」

「兒臣御下不嚴,管束不當,釀成慘劇,此其錯二。」

「兒臣受蒙蔽不知,枉讀聖賢書,更是有負皇恩,此其錯三。」

「錯上加錯,兒臣愧疚難當,懇請父皇降罪。」

他神情誠懇,字字懇切,認錯認的利落,卻又避重就輕,口口聲聲都是底下人犯罪,連帶了他。

然而無一人敢指出不是。

現下的檔口,事情無可避免發生,當務之急是將事情影響縮小。

猶如當初十七皇子逼死宮人,承元帝雖然憤怒,私下處置十七皇子,但明面上也會幫十七皇子粉飾太平。

現下的八皇子一如當初的十七皇子。

承元帝並不希望史書記載太多皇室腌臢。公道天理,沒有皇室臉面來得重要。

最後八皇子禁足半年,罰俸一年,查封明源堂。

鄵呈欺上瞞下,謀害人命,不日處斬。鄵氏男丁流放,女眷充奴。

舉薦鄵呈為官的官員,褫奪官職,貶為白身。

厚葬武家母子。

四皇子斂目,撫過手上的綠寶石戒子,對這個結果並不意外。

阿斯泰知曉後,很是遺憾,他以為這件事能鬧大呢,結果是雷聲大雨點小。

阿斯泰到底不通瑞朝國情,只以為天子做了處置,此事就了了。殊不知,這只是開始。

當初八皇子開設明源堂,為著招賢納士,籠絡人才,如今武稞一事出,稍有些心氣兒和才華的,都得跑了。

合著他們多年苦讀,出謀劃策,最後卻是給八皇子的姻親做嫁衣裳,還得被倒潑污水,落個聲名狼藉,家破人亡的悽慘下場,擱誰能忍!

第58章

天色愈發冷了,天灰沉沉,像個行將就木的老人。

今兒實在不是瑞朝將士逞威風的好日子,於是十六皇子歇在府中。

暖廳里置了兩個炭盆,屋內熱意蒸騰,溫暖如春,十六皇子在紅泥小爐上翻烤蜜橘,一個個金黃色蜜橘烤的油亮亮,然後用鑷子夾到碟子裡冷一冷。

兩人正說著八皇子一事,幕後之人狡猾。原本武稞枉死,聖上狠狠處置八皇子,或是八皇子對外表現出悔不當初,痛心疾首的模樣,給予武稞族裡補償,八皇子也還能拉回一部分人心。

偏偏外使在側,朝廷只能快刀斬亂麻,讀書人們一瞧皇室這態度,再看八皇子沉默躲避,心都涼透了。

人心易熱,但涼過一回再想捂熱就難了。這才是打在八皇子要處。

背後之人把每一步都算進去了,可謂心思刁鑽。

十六皇子撕著橘子皮,騰騰冒熱氣,空中漫出一股甜香,他將完整的橘子肉遞給孟躍,「躍躍認為是誰幹的。」

孟躍欲答,瞥見十六皇子含笑神情,不答反問:「你覺得是誰?」

十六皇子往嘴裡塞了一塊橘子肉,果肉加熱有些酸,他嘶嘶吸氣,好一會兒才把果肉咽下肚,哼哼:「我們一起說,看我們是不是心有靈犀。」<="<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