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寧帝想起永福眼神,不似過往深沉壓抑,看來太皇太后與永福緩和了關係。
那廂永福回太康宮,向太皇太后稟報此事,太皇太后擔憂:「你身子未好就四處奔波,可受得住?」
永福頷首,「皇祖母,陛下能給我這個機會,是我萬沒想到的,我…我想把事情做好,也算彌補我一點罪過。」雖然將養了好些日子,但一次性說一連串完整的話,還是吃力,面色微微泛白。
太皇太后愈發心疼,但見她神情堅決,知道勸不住,於是撥了兩個心腹給永福,又給永福一塊令牌,讓她便宜行事。
永福握著令牌,看向太皇太后,眸光涌動,似有千言萬語,但最後她什麼也沒說,深深一拜離去了。
太皇太后看著她的背影,孫女還未遠去,她就已經提起了心。
嬤嬤安慰道:「待永福姑娘立了功,對她的非議聲也小些。」
太皇太后神情有些複雜,少頃低聲道:「珩兒,是個好孩子。」
撇去私怨觀當今天子,一樁樁一件件,很難說其他皇子繼位會比奉寧帝做的更好了。
不管上面如何爭鬥,奉寧帝始終控制著範圍,沒有波及百姓。只這一點,便擔得起一個「仁」字了。
而對敵人狠辣絕情,於帝王而言,不是壞處,反是優點。
太康宮清幽,天上雲層舒捲,太皇太后雙手合十,對著上天閉目禱告,「求菩薩保佑永福此番順利,阿彌陀佛。」
殿外灑所的小宮人驚訝望來,被嬤嬤瞪回去,小宮人慌亂低下頭。
她年紀還小,不明白陛下派人除僧人,永福姑娘此番也是為此,太皇太后怎麼還求菩薩保佑。
但很快她就沒空想了,太皇太后沒胃口,殿內的點心沒怎麼動,於是賞給下面人了。小宮人分到一塊紅棗糕,一塊綠豆糕,吃著香甜細膩的點心,再沒空想別的。
殿外日頭偏移,酉正左右,譙城某醫館行來一群人,四五個壯漢後面跟著祖孫三代。
領頭的刀疤臉凶神惡煞,老媼抱著孫兒怯懦的看了一眼醫館內的陶大夫,小聲道:「就是他。」
醫館眾人還沒反應過來,幾個大漢對著醫館一通亂砸,刀疤臉帶人襲向陶大夫,兩拳下去,陶大夫就眼冒金星,不知外事,最後被刀疤臉一腳踹出醫館外。
祖孫三代快嚇傻了,兒子剛要求情,被刀疤臉一瞪,駭的閉了嘴。
陶大夫的兒子目眥欲裂,抬手反擊,卻被一悶棍砸在後頸,若非偏了兩寸,恐怕當場昏死,也被人踹出醫館外。
陶大夫的孫女和孫子被人叫回來,看清場景,頓時紅了眼眶:「阿父,翁翁!」
刀疤臉看著少女桃花般的面容,色心頓時,他停了手對周圍人道:「這個老庸醫治不好孩子的病,孩子阿婆求到廟裡,咱們懸山寺的聖僧好心賜他符水,孩子將將轉好,老庸醫卻說符水無用,非得用他醫館的貴藥。」
「也虧得我這本家兄弟說漏嘴,我才曉得此事,來替他們討公道。否則不知這庸醫還要害多少人。」
刀疤臉說的振振有詞,陶家人一股熱氣沖腦門,對刀疤臉怒目而視,陶姑娘高聲反駁,卻沒什麼用,反被刀疤臉一腳踹倒。
「小賤人,還敢狡辯!」
刀疤臉又道:「你這庸醫,一家子害人東西,走,見聖僧去。」他們不知從哪兒得了麻繩,把陶大夫一家五花大綁,堵了嘴,如同驅趕犯人一般向城外寺廟去。
這一列變故,不過短短一刻鐘,終於有鄰居回過神來,想要阻止,卻被刀疤臉恫嚇:「怎麼,你也跟這庸醫是一夥兒的。」
說話的鄰居頓時弱了聲氣,眼睜睜看著陶大夫一家被帶走。
刀疤臉喝退其他人,故意靠近陶姑娘,一隻手朝陶姑娘的臀部摸去,即將摸上時,刀疤臉驟然慘叫,而在他的左手,一支利箭洞穿了他的掌心。
「誰,誰害我!!」刀疤臉怒不可遏,卻被一片銀輝閃了眼睛,眼睛終於聚焦後,對上一雙冰冷的眼睛。
孟躍厲聲道:「拿下。」
六七個輕騎一躍而出,眨眼間將刀疤臉捆了,孟躍翻身下馬,扯了陶大夫口中的布,砍掉他身上繩索。
兩人來不及敘舊,聽見百姓嚷嚷,隔壁街有人砸醫館,孟躍立刻點了十個人過去。又撥了二三十人巡視城中,但有禍事,立刻捉拿賊人。
祖孫三代追來,老媼弱弱道:「那是懸山寺聖僧,要……」
孟躍冷漠回眸,駭的老媼噤聲。此時陶大夫一家人都解了綁,孟躍翻身上馬,環視四下,高聲語:「吾乃天子近衛——左金吾衛將軍孟躍,受命而來。」
「陛下乃真龍天子,此番下令,乃佛祖託夢。人間有惡徒借佛家之名,禍害百姓,佛祖怒也,陛下感同身受,特有此令。」
她一聲高過一聲,目光如炬,「還願爾等分清對錯,辨明是非,一切靜觀官府動作。莫要助紂為虐,害人害己。」
街上百姓紛紛跪地,亂七八糟的喊著「陛下」「佛祖保佑」云云。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