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寶山接受了這個自己想出來的解釋,決定堅定不移地繼續追求何玉銘,不吃到嘴絕不罷休。
☆、無愧於心(一)
轉眼到了五月,獨立團隨大部隊一起繼續被調往豫東一帶。
可能是前段時間的小勝仗,讓軍部對獨立團這支一直被無視的部隊刮目相看,當隊伍行進到一個叫李家集的地方時,軍部命令獨立團原地再徵調一批壯丁補充兵員。
說起來是徵兵,實際上就是強行抽丁。
對這個命令紀平瀾有些想不通,雖然這些年來國內一直在打仗,但實際上並不缺少兵源,設立在各個驛站碼頭的徵兵點,每年都能徵收到大量遊手好閒找不到活乾的人,或者走投無路混不到飯吃的人,又或者因窮困鋌而走險想改變現狀的人,當兵是他們最後的出路,登記了馬上就能有飯吃。
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又加強了徵兵的力度,所以獨立團本來也是不擔心兵源問題的,之所以上山招撫土匪,不過是貪圖土匪兇悍,不需要怎麼訓練就能成為戰鬥力。
不過想不通歸想不通,既然是命令,就得去執行。大概軍部也是考慮到現在形勢不好,多征點兵好為將來長期抗戰做準備吧。
紀平瀾過去都是直接從訓練團接收經過了基本操練的新兵,並沒有親自到鄉下徵兵,所以不知道這件事情真正操作起來會遇到怎樣的阻力。
部隊一來,鄉里的青壯早早就得了風聲逃進山里田間躲了個一乾二淨,只剩下一群老幼婦孺。兩天過去,偌大一個鄉鎮居然只徵到了十幾個新兵,連任務的十分之一都沒有完成。
對此紀平瀾束手無策,這一帶本來就不是什麼民風悍勇之地,反倒是土壤肥沃治安良好,農民普遍過的比較寬裕,如果不是生活艱難,誰會願意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去東奔西跑打死打活呢,只要沒人拿槍頂著,不逃兵役才是怪事。
但如果都放任鄉民隨便逃兵役,那仗也不用打了。馬三寶從軍二十多年,對逃兵役這種事情倒是見怪不怪,找來鄉里的保長軟硬兼施地要他配合,可這裡的保長也是向著自己鄉里人的,不敢直接拒絕,就唉聲嘆氣地跟馬三寶倒苦水。
「不是我不想配合,老總你是不知道,從好多年前開始,什麼地方軍、中央軍、這軍那軍,年年都來徵兵,說是什麼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實際上很多人家裡一戶七八個男丁就剩了一兩個。去年秋天說是日本人打來了,又來征過一次兵,今年開春都已經沒有青壯可以下地幹活了。現在還要我們鄉再出三百壯丁,我上哪給你找人去?要不把我捆巴捆巴,拉去湊數得了。」
保長頂著一大把白鬍子顫顫巍巍倚老賣老地耍起了無賴,馬三寶知道保長說的話一定有所誇張,但是也多少是有這樣的情況存在的,就去問紀平瀾該怎麼辦。
紀平瀾也是無計可施,又去問何玉銘。
何玉銘覺得好笑:「你問我幹什麼?你知道該怎麼做的。還是說,你只是心有不安想來找我安慰兩句?那好吧,我說著你聽著。戰爭不是兒戲,你又是自願參軍的,既然已經穿上了這身軍裝,就不要再幻想自己的雙手還能是乾淨的。」
紀平瀾被說得無地自容,而且三天期限已近,任務必須完成,他只好咬咬牙,一聲令下:抓!但凡符合兵役條件卻逃役的,不管什麼三抽一五抽二,看到幾個抓幾個。
頓時整個李家集到處雞飛狗跳哭爹喊娘,四處躲藏的青壯一個個被抓了回來,押到村子口的空地集合,為防止再次逃跑還用繩子捆成了一串,只等湊夠數目,部隊就立刻啟程。
一開始的搜捕還沒有什麼顯著成效,但何玉銘深知人性的弱點,放出話來只要舉報出五個同鄉的下落,自己就可以免除兵役。這樣一來雖然也有一些人死硬不肯說,但許多自私怕死的人都紛紛把同鄉拉出來墊了背,還親自帶著獨立團的士兵們找過去,一抓一個準,抓捕的效率立馬直線上升。
也有一些人意識到躲不過了,就主動站出來頂替自家的兄弟或者父親或者兒子,免得一家人全被抓走。
何玉銘讓紀平瀾不要去現場,這種事情並不需要一團之長親自出面,不過這一次紀平瀾卻沒有聽他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