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誠意』分量確實足,康王會心一笑,卻在蕭恪準備告辭離開時又叫住了他。
「中洲那位大皇子你若是玩夠了便交還給我,他害得琢兒丟了性命,我還要拿他的血肉為祭。」
蕭恪頓了一下,卻回身拒絕道:「皇叔,只此一事恕侄兒不能相讓。他害了大哥,是為了挑起齊燕之戰,如今人已經被皇叔弄殘廢了,就容許侄兒留他一命。」
「你要放過他?」康王眼神凌厲,大有一副蕭恪敢點頭就連這侄子一起宰了的意思。
「呵,放過?皇叔覺得侄兒是這樣良善之人?」翟淼身上背著蕭琢和大齊數千將士的人命債,蕭恪自是不可能放過,「他一人哪夠償還我大哥性命?更不要提因他之過而死傷的那數千將士。只是既要報復,光是讓做下這事的人痛是不夠的,非得讓他親眼目睹家國山河破碎,親人屍骨成山,而自己卻還活著,那才足夠痛。皇叔不覺得看這樣一個人瘋了痴傻了,比將他千刀萬剮更痛快?」
「你倒是有主意。只是……你得記住你今日所說,若讓我發現你言行不一,我便將你挫、骨、揚、灰!」
「侄兒謹記皇叔叮囑。府中還有事,就不多叨擾了,侄兒告辭。」
蕭恪瀟灑轉身離開,自有康王府的管事將他領出去。
「主子!」洪喜被留在府外沒跟著進去,並不知道康王方才那起子陣仗,只是眼睛一瞟,正瞧見蕭恪脖子上的傷,不由驚呼,「您怎麼傷著了?莫不是……」
「無事。」蕭恪剛剛同康王智斗一番,此刻深思疲憊得很,他擺了擺手,逕自往自家馬車走去,洪喜見狀連忙跟上。
主僕倆都上了馬車,等馬車緩緩動了,洪喜才開口小心詢問道:「主子此行可還順利?」
蕭恪閉目養神,點頭算是應了一下。
洪喜見自家主子疲憊又傷著了,雖心中擔憂,卻識趣地閉上了嘴,沒再多說一個字,只安靜坐在一旁替自家主子打扇。
……
建和九年夏。
齊帝因兵敗之事下旨將當日任北境大軍監軍之責的官員押回京城問罪,並連發數道旨意問責包括統帥黃友光在內的上下一干將領,連帶著先前兵敗的賀牧也捎帶上了,不過發銀餉總歸還是小懲大誡,除了那個形同虛設的監軍無端背了罪責被押回京城之外,其他人倒是並未受太大牽連。
至於賀綏當日三戰救回兩位將軍的事,也因為齊帝正在氣頭上而不予理睬,不賞不罰也便那麼過了。北境軍上下不知朝中有蕭恪和康王斡旋,只以為皇帝這是不計較這事,再加上黃友光怕開罪蕭恪,早明令禁止軍中議論此事,違者重罰,時而過了些日子,也就沒有什麼人再議論賀綏與北燕二王子相熟之事了。
此後半月,齊帝於朝堂之上再提重派監軍之事,人選自是早就定下的,旨意也是擬好的,自有大內總管太監裴東安於朝上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詔令司禮監提督太監朱昭為監軍,燕郡王蕭恪從旁協領,監管北境軍務,不得有誤。欽哉!」
「臣…遵旨。」
第一百一十五章
聖旨先蕭恪一步到的邯城,御封使者將齊帝旨意宣讀。
除了另派了監軍之外,還調派了其他州府駐軍,以朝廷指派的前禁軍統領為將,合計萬人共赴前線支援。
北境軍出師不利,到了邯城的第一戰就險些將邯城也丟了,另派御史監軍本也尋常,不過對監軍人選,不少將領卻是心懷不滿。歷來監軍御史一職多是朝中文臣擔任,雖說武將在打仗一事上多看不上文官紙上談兵,但紙上談兵也總好過什麼都不懂的太監。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