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意可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賀綏這時也沖蕭恪略一點頭,戲向來做足的蕭恪還給賀綏恭敬行了個禮才帶著叡王妃母女離開的。

再瞧賀綏,端坐主位,一副坦然受禮的模樣。向來耿直性子的他都這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加之康王在旁左一言右一語暗示,不怪蕭定淳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倒真相信了康王隨口編織的謊話。對著賀綏一同解釋,又按照門客給他出的主意將當日袖手旁觀的自私行徑推得一乾二淨,最後送上禮物算作是賠罪。

賀綏看著堂外一字排開的厚重箱籠,連眼皮都沒抬一下,直等著叡王說完了,才正色道:「殿下有苦衷,臣等自然明白。臣與允寧若是計較當日得失好壞,今日便不會請殿下進來了。」

這話中暗含囂張,可偏偏從賀綏的嘴裡說出,便不像是倨傲之言,反倒讓蕭定淳聽了覺得蕭恪二人是認真的,並沒有計較當日他袖手旁觀之事,心裡頭的大石可算是落下了。

賀綏又在旁說道:「旁的不說,允寧素日待敏儀郡主十分親厚,殿下也是看在眼裡的。臣與允寧此生註定無法有自己的孩兒,所以允寧是當真將郡主這個侄女兒當成親女兒疼愛,即便為了郡主,臣與允寧也不會讓叡王府有何閃失。」

賀綏說得每一個字都是真,只是要看聽的人如何解讀。

蕭定淳聞言卻是大喜,視他長女為親女兒,不會讓叡王府有閃失,那便是蕭恪會暗中支持他的意思。若是太子和老七任何一個當上了未來皇帝,他作為曾經角逐過皇位的人,註定不會被新皇所容,要保萬無一失,便只能是助他登上皇位之意。

這麼一想,如何能不高興,叡王嘴角笑容完全藏不住。平生頭一次覺得自己膝下那一群女兒沒有白養,腦袋瓜一轉又想出了旁的點子來。

「聽聞賀侯的外甥已有十五六歲了,算算年紀,與敏儀相仿。令姐夫婦乃我大齊棟樑,門第相當,不妨我們兩家結秦晉之好,也更親密些!」

叡王這好算盤打得噼啪響,那點子小九九恨不得戳到人家臉上去了,康王在旁品茶,毫不掩飾臉上譏諷之色,他本也不怕被老三瞧見。不過叡王此刻一心等著賀綏的回應,倒也沒空注意康王的表情。

然而結親一事並不如蕭定淳想得那樣順利,只見賀綏聽了他的話,毫不猶豫搖了搖頭。

「殿下,臣與允寧將郡主視若己出,郡主如今年紀尚小,於婚事上自不必如此著急。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郡主是殿下的嫡長女,自然有更好的將來。」

「更高……」叡王嘴裡咂摸著這兩個字,雖然他想不通一個女兒還能嫁得怎麼高,但堅信蕭恪站在自己這邊的他還是將種種顧慮拋在了腦後,只顧著暢想著那近在咫尺的寶座了,殊不知自己造成了旁人心中譏諷的對象。

而侯府書房內,叡王妃曹氏端坐在一旁,靜靜聽著女兒與蕭恪探討著江山社稷。

蕭恪如今已是榮親王,權傾朝野,手握他人生殺大權。雖然父親護國公對於蕭恪素日言行仍有微詞,但兄長卻早已堅定地站在了蕭恪這邊。

叡王妃看著出口成章的大女兒,又摸了摸尚平攤的腹部,猶豫著開口道:「榮親王,有件事壓在妾身心中久了,今日想請您為我指點迷津。」

蕭恪視線敏銳移到了叡王妃下意識保護肚子的雙手上,面上不動聲色道:「娘娘喚臣表字便可,有什麼話您直說便是,這裡都是自己人,旁人聽不去的。」

叡王妃看了眼女兒,這才問道:「王爺他……真的會當上皇帝麼?」

蕭恪淡然點了點頭,可叡王妃臉上卻並不見半點喜色。

「娘娘可是在擔憂什麼?」

「我並不貪圖什麼後位,只是敏儀年歲漸長。若她只是個郡主,將來婚嫁之事我這個做母親的還能說上兩句,可若是她日後成為公主……外有北燕、中洲,我擔心我的女兒。」叡王妃雙手絞著帕子,心中滿是擔憂。

縱觀歷朝歷代,公主命途何其多舛。若是太平盛世、賢君明主,公主或許能做那掌上明珠,一生無憂。可更多的是作為皇帝籠絡朝臣藩王的棋子,門當戶對、年紀相當或許都是奢望,更不要提這天下本不太平。

嫁給叡王近二十載,叡王妃如何不清楚她的丈夫是怎樣的人,皇位尚且要靠人幫助才能爭上一爭,才幹心胸遠不及其他兄弟。她嫁入王府以來,為了一個男丁,寵妾滅妻的事更是沒少經歷,這樣的人做了皇帝,她如何能保證自己的骨肉不會被當做籌碼送出去遠嫁和親?!

蕭恪聞言卻笑著反問道:「娘娘就沒想過,以郡主的心智才幹,將來除了做公主,也許還有可能……是我大齊未來之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