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叡王妃震驚之餘,不由看向了自己溫婉端莊的女兒。
「女子如何能當得了帝王?!」
蕭恪不答反問道:「女子為何不能為帝?」
為何?其實叡王妃被這麼一問也愣住了,似乎確實沒有誰說過非得男子來當皇帝不可。只是歷朝歷代,上至山河社稷、下到良田家財都由男子繼承,久而久之變成了大家都默認的規矩,但這似乎並不代表女子不可為帝。
叡王妃面露擔憂說道:「若說是賀牧將軍那樣的巾幗英雄倒也罷了,敏儀才及笄,又一直養在深閨之中,如何能當得起?!」
「娘娘此言差矣。」
蕭恪聞言卻笑著搖了搖頭,先是和侄女蕭璇對視了一眼,而後才緩緩說道:「又不是比誰上陣殺敵多,誰就能當皇帝的。郡主雖是閨閣女兒,於帝王權術一道上頗有見解,不過是少些歷練的機會罷了。旁的不說,郡主每年春日施粥、冬日送襖,善心從未斷過,前面臨州遭了水患蝗災,郡主不忘施救百姓,單這一份慈心,便是常人難及了。」
「敏儀一個閨閣女兒,哪有那麼多的銀子做善事,便是把我的嫁妝全貼補進去也撐不了兩年。我知道那些錢都是榮親王你出的……」
「娘娘,這事重要的不是錢由誰出,而是郡主有這份心。我這個當叔叔的不過是掏了幾次銀子,況且這其中多數是那些昏官佞臣的家底兒,也勉強算是用之於民了。」
實際上蕭恪確實沒怎麼動自己的錢,他如今權勢滔天,巴結獻禮的公侯權貴多到都可以踩爛王府的門檻,他自然不在乎這些。
「郡主身為女子,這雖可能是她爭皇位時的不足之處,卻是她當一個好皇帝的長長處。為帝者,既要有大濟蒼生的慈心,也要有君臨天下的野心。正因郡主是女兒家,才與她的父親叔伯不同,雖有爭位的野心,卻未被權欲薰心。郡主雖出身皇家,卻因叡王昏聵、寵妾滅妻而受盡了苦難,更是比那些自以為皇位非自己莫屬的皇子多了些容人雅量及慈心,這些…娘娘身為郡主的母親,應當比臣看得更清楚,既如此,郡主為何不可為帝?」
蕭恪雖說得頭頭是道,但只女子為帝這一條就足夠驚世駭俗。便是叡王妃這個親娘都有些不敢置信,蕭恪這個堂叔卻能如此篤定並支持。
「……」叡王妃沉默不語,按說蕭恪是站在叡王府和他們母女這一邊的,她本不該懷疑對方,然而這女子為帝的想法著實驚世駭俗了些,叡王妃腦海中不由浮現出一些不太好的猜測來,只是當著蕭恪的面,這些話不好說出來。
這時,一直安靜坐在一邊的蕭璇卻好像看穿了母親的心思,開口勸說道:「母妃,皇叔沒有旁的心思,您且放心。」
叡王妃愣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驚訝於女兒猜中自己方才所想,她臉上一紅,是為自己生出些齷齪心思而不齒。
「榮親王…見諒。」
蕭恪倒是毫不在意說道:「娘娘心中有擔憂也是尋常,臣離經叛道慣了,忘記了方才那番話換了旁人聽去,都只會覺得臣要麼是瘋了、要麼是另有所圖,所以臣並未吃心,娘娘您且寬心。」
叡王妃雖說識得清大局,早早勸說父兄倒向蕭恪,但到底也只是個尋常人,墨守成規三十多年,一時讓她接受讓女兒稱帝這等打算也是沒面上那麼容易的。
「 為著阿綏的緣故,臣與東宮已不兩立,五殿下資質平庸難以服眾,七殿下雖聰慧但氣量狹小、難以容人,臣雖無竊奪天下的野心,卻也不願做旁人的墊腳石。與其擔憂日後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不如從一開始就不讓這樣的擔憂發生。而郡主萬事看得通透,自然清楚臣不會有不臣之心,至於將來郡主如何能平衡朝堂、如何坐穩皇位,皆是她個人的造化了,與臣無關。」
蕭恪沒有半句隱瞞,也算是交個底兒讓叡王妃安心。敢這番評價爭位的諸皇子,要麼是妄自尊大的蠢蛋,要麼就是十拿九穩的權臣,而蕭恪明顯是後者。
叡王妃不由看向女兒,手不自覺撫向腹部。
蕭恪在旁瞧著,此時開口問道:「娘娘有了身孕,不知叡王是否知曉?」
叡王妃搖了搖頭道:「不過一月有餘,還未有定數,須得請宮裡的太醫問過脈才算數。」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