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們醫院都穿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於是,哪位官員與哪個般若寺的護法、在何處何時、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交易,清楚明白,只要按著圖像尋找就能定罪。

往往一段視頻可能牽扯出幾位護法和幾位官員,獄中各級官員見了先是震驚至極,都需要不少時間才能緩過來,當然內侍在旁監督,時間也短了不少。

做好絞盡腦汁破案的刑部官員們都傻了,這根本不用動腦子了,派人抓捕就行,哦,不對,官員們都在太極殿暫時動不得,但是僧人和護法們都已經抓回來了。

那豈不是點一下人頭就完事了?

於是,審問就成了,獄吏把僧人帶到大幕前,看一段視頻,然後說:「人證物證俱在,認不認?認就簽字畫押。」

僧人們都是倍受震撼,有暈倒的,有受驚過度的,也有乖乖簽字畫押的……浮世眾生相,僧人也不例外。

這法子可太好了,大家都省事了,唯一叫苦的就是做記錄的刀筆吏,擔憂地望著自己的右手,再看一眼遠處清晰可見的飛來峰頂飛來醫館。

如果這右手寫廢了,不知能不能上醫館請醫仙們瞧一眼?

對了,聽說之前有截肢的病患從飛來醫館回來後,都按上了「義肢」,可以做許多事情,不知能不能給自己多裝一條胳膊來寫文書?

可惜,重壓之下,做白日夢都是奢望,念頭一閃,刀筆吏又投入到文山書海里。

很快,三個地方也都收到了太子命人送來的紙筆、以及配套的桌椅,人微言輕的刀筆吏們頓時成為眾人羨慕的對象。

刀筆吏們立刻開啟輪班制,每人十份口供,做完換人……開啟日夜不停模式。

大郢國都城文武百官組成的國家機器,在老而彌堅的潤和帝、煥然新生的太子「上陣父子兵」的威壓之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效工作。

想循私?沒問題,一經抓到就地罷免,吏部立刻送上替補之人,畢竟去年、前年、大前年的進士啊,狀元啊,探花啊還都沒官職呢。

想偷懶或賣人情,或私自傳遞消息的,被抓現形也是就地罷免,吏部也會立刻送人來。

若有人問,不怕吏部藉機排除異己、送親信上位?哦,太子殿下早就把各部各官職的替補人選安排好了,只需要按名單送人。

當然,如果吏部有官員想循私,一經發現,同樣就地罷免,畢竟替補吏部的單子也在那兒擺著呢。

至於主司審訊的刑部官員,如果有人循私、捏造、捕風捉影,立刻就會被發現,因為最不起眼的刀筆吏們,十之八九都是太子派去蜇伏的。

「兵貴神速」。

太子就這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魏璋和東宮冼馬篩選多年的人才,像打釘一樣按在龐大的國家機器里,官場大換血。

……

太子每日在太極殿主持早朝,上朝前都會收到三個獄源源不斷送來的結案文書,其中牽扯到的官員雖多,但也還在預料之內。

每日早朝,太子臉上都是慣常的溫和,而群臣們看著刑部官員日日缺席,但是桌案旁堆積的呈送文書越來越多,心裡的不安到了極點。

第四日早朝開始,就有御史台官員按結案文書上報,喊冤叫屈的看一段視頻就閉了嘴,嚇到暈倒的也有不少。

沒關係,尚藥局的醫師就在殿外候著,保證治療到恢復神志再送去大獄,哦,不對,大獄滿了,據說是送到就近的三處小寺廟先關著,俗稱分別羈押。

第六日,早朝剛開始一刻鐘,就有人進殿呈報消息,中風的文閣老經各方醫治無效,於寅時一刻去逝,大郢官場裡最盤根錯節的一棵巨樹轟然倒塌。

潤和帝與太子最是通情達理的,立刻停了早朝,按禮典送去弔唁禮,但又因為文閣老是最有嫌疑的罪臣,只給了恰到好處的時間讓文武百官去弔唁,完事後當然還要回到太極殿。

這下,各懷心思的文武百官們頗有微詞,更有官員提出「文閣老二朝元老,勞苦功高」,喪事不能這樣草草了事。

太子殿下也應當有所表示,不能寒了眾臣的心。

太子向來溫和的臉色依舊:「太子太傅盧申已經趕到文府,代為主持弔唁喪儀等事務。」

眾臣大吃一驚,這不可能!

盧申過年前就告了長病假,三個月來一直纏綿病榻,整日天旋地轉,湯藥無效。

雖然前幾日得到消息,盧申上飛來醫館求醫,可就算醫館醫術再高明,他也不可能恢復到可以主持喪儀弔唁事務的程度。

但是,群臣也不能指責太子撒謊。

太子哪能不知道大臣們的心思,向魏璋使了個眼色,很快,投幕上就顯現「大門前掛滿白布的文家,以及披麻戴孝的文家子孫,和拄著四條腿銀質架子的盧申……」

沒錯,盧申精神爍,旁邊站著太常卿盧湛,還有禮部官員,正代表太子殿下,慰問文家高齡的長輩們……

太極殿的大臣們驚得倒吸涼氣,這怎麼可能?這才幾日?

據說,盧家人怕年關難過,早早就將盧申的棺槨事宜全都準備完畢,可眼下……這……這……太令人難以置信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