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們醫院又穿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金老和趙鴻在門診三樓的各個診室里來回幫忙。

眼科醫生與「眼結石」的戰鬥再次打響。

沒多久,邵院長的對講機響起:「邵院長,水箱裡的水還能堅持48小時。」

邵院長提著一個沉甸甸的塑膠袋,大步走回門診大樓,看著忙碌的眼科診室,又看向靜養中的神衛和龍衛們,心裡既緊張又期待。

醫院有這麼多出色的醫護人員,還有願意出力的病人和家屬們,作為院長還有什麼可以抱怨的?

第37章

國都城長信宮

二月初六朝會時,文德殿內的格局已經變了,最高位的兩個位子只剩一個,晉王雖然還穿著晉王袍,但言行舉止已經是一國之君的風範。

而晉王本人就很「君心難測」,誰也不知道他溫和的笑臉後面,藏著什麼樣的用心和企圖,哪怕是秦王出事之前都是這樣。

但也是秦王出事的那日,群臣尤其是元老重臣們看出一些端倪, 尤其是秦王血流不止、驚恐萬分之時, 晉王那張格外溫和的臉龐, 沒能掩飾掉眼神里的殘虐和喜悅。

外露的眼神轉瞬即逝, 可重臣們還是心頭一凜。

秦王意外去世後有許多事務要忙,即使晉王之後的應對都無可挑剔, 「晉王謀害秦王」的流言還是像風一樣刮遍長信宮以至整個國都城。

都說「謠言止於智者」, 但有時謠言起於智者, 因為這則流言起於長信宮內。

願意相信和傳播流言的人,是因為本身就有那樣的想法, 屬於一拍即合。

秦王意外去世, 最震驚痛心的自然他阿娘,最受先帝寵愛的淑貴妃, 本來運用家族勢力替兒子謀劃,只等一朝上位尊為太后。

可萬萬沒想到,兒子忽然就這麼沒了,幾十年的籌謀泡湯,聽到消息當場暈厥。

哪知道好不容易醒來,就是「二月二」挑野菜的日子,御花園裡嬉笑玩鬧好不熱鬧。

好不容易才醒來的淑貴妃發現,床前連個探望的人都沒有,想到此前自己偶爾有個風寒,前來探望的人連臥房都擠不下,禮物更是動轍堆半個庫房。

現在,熱鬧了幾十年的宮殿,一夜之間就涼透了。

悲痛欲絕的淑貴妃,望著銅鏡里遲暮的自己,原本只是有些許白髮,已然灰白,眼神也黯了,但心不能死,就算死也要讓敵手痛上五分。

先帝撒手,兒子死了,再沒有能讓淑貴妃忌憚的人。

晉王的阿娘是明妃,不如淑貴妃得寵,但母憑子貴,現在是後宮裡眾星捧月的第一人物,偏偏「二月初六」是她的生辰。

「二月二」的熱鬧在御花園,「二月六」的喜慶在明妃的春禧殿裡,

淑貴妃素裝大禮前往,被女使和內侍婉拒在殿外,還是聽到消息的明妃命令放行,才能進入平日都懶得進的春禧殿。

春禧殿熱鬧極了,有花樣頻出的百戲表演,有樂師斗樂,舞伎群舞……

淑貴妃一身素衣在百花爭艷的妃子裡格外扎眼,在笑意盈盈的群賀聲里橫眉冷對,又拿出令人咋舌的厚禮,又在晉王下朝趕來祝賀的時候,用一枚金簪挾持了明妃。

滿堂皆驚!

這枚金簪是先帝所賜,後經工匠改制,簪子尖銳,在眾目睽睽之下,劃破了明妃的右頸,殷紅的血珠一顆顆沁出,匯成細細的血線,滴落在衣襟上。

妃子們花容失色,紛紛怒斥淑貴妃。

淑貴妃嘴角微揚,和顏悅色地與晉王對峙:「調查秦王之死,或者讓明妃去陪秦王,選一個。」

即使這樣的生死時刻,晉王都未有分毫的慌亂,鎮定自若地問:「淑貴妃可有調查秦王之死的合適人選?」

淑貴妃挾持明妃的手勁絲毫未減,不慌不忙地要求:「前刑部尚書梅敬竹。」

晉王嘴角向下:「淑貴妃,梅敬竹六十二因病告老,每日纏綿病榻,只怕有心無力。」

「戚修明。」淑貴妃的手勁不僅沒松,還將簪尖更用力地抵著明妃。

晉王的眼睛微微一眯:「戚修明去年參加圍獵,摔下馬背,現在半身不遂。」

「晏敦。」

「淑貴妃,晏敦因為痰喘病早就不理政事了。還是本王替淑貴妃指派人選吧。」<="<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