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拿不出證據,某就定你們欺君之罪!」
知大宗正司事既是晉王的皇叔,也是鄭國公,語氣委婉地指出:「按大鄲律,任何皇子、封王在登基以前,都不能自稱君,還請殿下慎重。」
自從秦王死了以後,晉王在文德殿橫行慣了,忽然被自己皇叔當眾提醒,臉皮非常掛不住。
文武百官連大氣都不敢嘆。
「晉王殿下,本王身為知大宗正司事,已先行調查並確認信物,確認無誤,所以先行接十三皇子鄭鴻回國都城,在他府邸建成以前,暫住本王府中。」
鄭國公一臉痛心疾首:「晉王殿下,您看看小十三這滿臉滿身的傷,加害之人其心可誅!」
晉王的臉色變了又變,但到底立刻作出反應,和顏悅色地上前一步:「十三弟,這些年你去了哪裡?為何音信全無?就連父皇生辰都沒參加過一次,為兄的可要好好數落你。」
魏國公和鄭國公分列兩旁,而告假許久的禮部侍郎寧溫書今日也銷假上朝,就站在他們身後。
趙鴻的眼淚立刻在眼睛裡打轉:「啟稟皇兄,父皇生辰不敢忘記,但每次返回國都城的途中都會遇襲受傷,後經父皇特許改成送生辰賀禮。」
如果說,前幾日的晉王像披著麵皮的凶獸,那今日就是撕掉臉皮、露出滿嘴尖牙的惡獸,一步一步走向趙鴻,站在高位的陰影將他籠罩。
仿佛下一秒就要把趙鴻生吞活剝。
鄭國公再次提醒:「晉王殿下,朝會事務繁多,還請儘快草擬封王文書,免得耽誤正事。按大鄲律,皇子滿十六長成,按品行德性取名封王,這是常理。」
「殿下,大鄲以仁孝治國,兄友弟恭才是天下之表率。」
晉王哪會不知道鄭國公和魏國公的打算?這倆老狐狸就在借眾臣給自己施壓,趙鴻封王只是第一步,不知道還有多少後招等著?
他們真當自己傻嗎? !
晉王向來白晰如玉的臉龐,緩緩泛紅,直到耳緣都紅得明顯,面對鄭國公和魏國公的注視,對峙許久,忽然想到了大長公主的那句話,臉龐退紅,堪稱兇惡的眼神又收斂起來。
「鄭國公,本王與十三弟許久未見,實在相見恨晚,為表示兄長情誼,讓本王替小十三好好尋一個封號。」
文德殿的文武官員心裡明鏡似的,晉王面對魏國公和鄭國公的攻勢,後退一步,從拒絕改成拖延。
如果讓晉王拖成,就錯失了這再好不過的機會。
然而,鄭國公是塊老薑,微微一笑:「晉王殿下有這番心意,本王什是心慰,不過名號已經著禮部擬好,請殿下過目。」說完,從寬袖裡取出一份紙卷遞過去。
晉王從半夜得知夜襲大長公主府和地坑院失敗就心氣不順,上朝後更是壓著怒火,還沒能肆意發作,就被魏國公和鄭國公兩人施壓要給趙鴻封王。
用大鄲律、滿朝文武和權位施壓,步步緊逼,實在欺人太甚!
晉王拉了臉,雙手負在身後:「鄭國公,魏國公,文德殿這麼多事務要處理,那邊堆起的奏章要批閱,你們就一定要用封王這樣的小事來干擾朝政麼?」
鄭國公只問一句:「晉王殿下,你是真不接?」
晉王坦然對視,一副你能拿我怎麼樣的神色。
鄭國公從寬袖裡掏出另一份紙卷,高聲說道:「本王身為知大宗正司事,現宣讀先帝遺詔!」
嘩啦啦一下,文德殿內跪了滿地大臣,包括十三皇子趙鴻,只有晉王像棋杆一樣站在大殿前面,滿臉錯愕。
遺詔?竟然有遺詔? !
一剎那,晉王完全失控怒吼:「鄭國公,你偽造遺詔,該當何罪?!」
第60章
鄭國公像位容忍晚輩胡鬧的慈祥長輩,安慰道:「待本王宣讀完遺詔,自會讓群臣甄別真偽。」
「此遺詔共有三份,每份都寫有打開的條件。」
先帝身敵後,大長公主會發密令調動龍衛,將趙鴻接回國都城參加葬禮。這是第一步。
若先帝身故後,秦王與晉王能通力合作處理政務,並能認清自己和對方的優勢,漸漸形成主從關係,能者居之,那遺詔將不發動。
如果秦王與晉王整日爭鬥不休,不顧大局、形成分裂之勢,大長公主將從趙鴻那裡取回遺詔。
若秦晉兩王相爭到不死不休的地步,一人將另一人殺掉,若得勝者殘忍嗜殺,大長公主會將遺詔交給鄭國公,以知大宗正司事的身份宣讀。<="<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