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能掰開了揉碎了的給沈里講。
兩個人出軌,受罰的不可能只有名節破損的女性。至少在大啟不可能。作為當事人的男方,不走上仕途也許還好點,一旦走上仕途,每次遇到官職重要轉折點,他的這些破事一定會被重提,被宣傳擴大,成為政敵攻訐他的手段,達成「此人不堪大用」的印象。甚至都不需要當官,只要在考科舉的路上,就一定會有人跳出來舉報,沒完沒了,如影隨形。
當然,女性在這件事上需要付出的代價,也確實是比男性更多。
但總之,在知道清河駙馬與人通姦,還逼死對方之後,大眾對清河公主的憤怒已經全部被轉移到了駙馬身上,甚至開始有人覺得公主這哪裡是殺人,這是為民除害,大快人心啊。
殺人確實不對,但罰個公主一天不能吃飯,下不為例也就得了嘛。
在這種的輿情下,負隅頑抗的就只剩下了博陵趙氏,因為他們走到這一步,已經沒有回頭路了,如果他們贏了這場官司,事後還有餘地可洗,可一旦他們輸了,那真的就是為虎作倀,萬劫不復了。
無論如何,博陵趙氏都不能退。而作為五姓七望之一的趙家,也確實有不少底蘊。全部努力調動起來之後,在朝堂上也是形成了一股力道不小的洶湧反撲。
這也是聞時頌那天從朝上回來如此生氣的原因,博陵趙氏的搞事還真的起到了一定作用,韓僕射之前沒能做到一擊斃命,後面對應對趙家做的準備又不夠全面,差點沒能維持住戰果,實在是讓人有點失望。
不過也是,這就是他父皇重用的東西,能有什麼大用呢?
作者有話要說:
*心有愛憎而故殺者,罪加一等:出自的北魏《斗律》。
第32章 入主東宮第三十二天:
聞時頌已經做好了下場的準備。
當然,前提是試探到了沈里對這件事的態度。
一開始聞時頌七拐八拐的給韓僕射設套讓他下場,主要原因就是聞時頌當初聽沈里的態度,他選擇了尊重清河公主的選擇。
怎麼說呢,是沈里能夠幹得出來的事情,他就是這種無可救藥的、總在考慮別人的傻瓜。
有時候聞時頌真的挺生氣沈里這種誰都挺好的態度,有什麼可對別人笑的呢?又有什麼可關心、在乎別人的呢?但是有時候聞時頌又不得不承認,正是因為沈里是這樣的性格,他倆小時候才能勉強和平共處,擁有如今的未來。
就像月亮,他喜歡月亮在他身上傾斜而下的銀光,又沒有辦法讓月光永遠只照在自己一人身上。
他的皇兄告訴他,你不能自以為是的對別人好,強行給別人並不需要的東西。
但如今看來沈里也並沒有那麼堅定嘛,聞時頌想,至少在他說清河公主的案件也許有轉機的時候,沈里的眼睛是亮的,是充滿了希翼的。
那他就沒有做錯。
也就沒必要再遮掩什麼。
當然,聞時頌也不是說他就非要對沈里好了,他憑什麼要對沈里好啊?沈里都不領情的。他之前只是覺得,他和沈里之間的關係已經很糟糕了,完全沒必要再因為他的插手而更上一層樓。如今也只是不用再有這方面的困擾了而已。
他真的不是要對沈里好,他只是想救下他皇祖母最心愛的養女!
太子的親自下場,讓如今呈現掎角之勢的朝堂格局,立刻蒙上了一層非常聞時頌色彩的紗。
聞時頌的底色是什麼呢?
那自然是永遠年輕,永遠鬥爭,永遠不會讓賤人好過啊!
當然,聞時頌在這裡必須得強調一下,他進行的是對等報復,就像是一面鏡子,別人是怎麼對他的,他就是怎麼對別人的。如果別人覺得自己的行為沒有問題,那他的行為就是沒有問題。而如果對方覺得這很有問題,那這就是因果循環,是他們應得的報應!
東宮的左春坊當了替太子在朝堂上開口說話的那個人。
但不少朝臣卻有志一同的看向了韓詹事,並攜帶著一臉「別裝了,誰還不知道誰啊,想幫自家親戚就大大方方幫」的表情。
是的,從這個姓上就能感覺到,韓僕射和東宮的韓詹事是親戚來著。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