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角色體驗系統[娛樂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電影已經下映一次了,再次下映可能就不會有第三次上映的機會了。《泥點子》的製片人喬曼實在是沒有辦法,她為了賺取電影宣傳噱頭,甚至不惜在首映禮上對媒體下跪,可效果微乎其微。

沒有熱度,守不住排片,網上少量的「自來水」引不起量變,水軍們為了口碑哪怕是給再多錢也不肯接他們的單子……

喬曼實在沒辦法,甚至把同為演員的弟弟搬了出來。

可喬覺的宣傳效果微乎其微。

正當焦頭爛額無可奈何之下,喬覺提出了一個建議。

「要不,我們找余尋光幫忙宣傳一下?」

「你跟人家有交情?」這事兒喬曼想都不敢想,「你不會要求章曄吧?他那人有原則,他絕對不會答應的。」

喬覺說:「不是,我跟他沒交情,我也不想走他的路,因為我覺得我們可以直接去聯繫余尋光。你們不記得了嗎?《泥點子》得獎的時候,他的薇博轉發了那條信息呀。」

喬覺沒工作的時候一天到晚就泡在網上,難得的是,他的記憶力極好。

喬曼這麼一聽,心中升起了半點希望。

她對李中桓說,「李導,要不,您主動聯繫下?」

李中桓有些不確定,之前,喬覺也幫忙宣傳過的啊。

喬覺知道他的顧慮,忙說:「李導,余尋光和我是不一樣的。」

曾經跟余尋光的粉絲「打」過一架的喬覺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絕對沒有餘尋光那樣的路人緣。

「我貿然上去,人家能搭理我嗎?」

李中桓有準確的自我認知。哪怕他導的片子拿了獎,他在圈子裡仍舊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導演。他無背景,無根基,無資本,無觀眾受眾,他就是個「四無」導演。

如今已經成為一線演員的余尋光,是此時的他不敢觸碰的存在。

更別說上個月余尋光還拿了國際A類電影節的影帝,他卻沒有配得上的榮譽(一部最佳影片顯然是不夠的),他們之間的距離更加猶如天塹。

喬曼慫恿他,「試試嘛,死馬當活馬醫。」

喬覺也跟他打包票:「李導,您放心,余尋光他很好說話的。而且據我所知,他是圈內少數對電影懷有敬畏與尊崇之心的演員。」

為了《泥點子》能賣座,李中桓鼓起勇氣給余尋光的薇博發了一條言辭懇切的私信。

信息發出去一天之後,沒回,李中桓覺得很正常。

兩天後沒動靜,他開始忐忑。

三天後,李中桓陷入絕望。

或許,他拍的電影就是沒人看吧。

在第五天,李中桓的薇博收到了余尋光的回覆。

[李老師,如果您有空,方便加個聯繫方式細聊嗎?]

李中桓就這樣加上了余尋光的薇信。

他們直接通過電話聊了很多,余尋光也藉此了解到了《泥點子》的上映情況。

他很想幫忙,但由於涉及到了同舟工作室,他得去問問葉興瑜的意見。

小小的一個同舟工作室,不至於讓葉興瑜費心圖謀什麼。

但她還是對余尋光說:「小光,你想清楚了,他們典型是想讓你白吆喝,消費你對好電影的情懷以及你的名聲。」

如果沒有同舟工作室,只是單獨的給李中桓做宣傳,葉興瑜絕對不會多嘴。

關鍵是電影背後涉及到了發行。

既然跟錢掛了勾,圈內人的習慣是把人情當成生意談。

《泥點子》的成績一直不好,不也有同舟工作室死活不把發行權放出來的原因嗎?自己沒能力還想抓著好電影不鬆手,葉興瑜覺得喬曼本身就有問題。

余尋光點頭:「我知道。」

不論別的,他只是想幫忙。

《泥點子》是他看過的優秀電影,他覺得這部電影不該被播成這樣。

而且。

「如果《泥點子》撲了,李中桓導演可能就沒有導第二部電影的資本了。」

國內需要更多的優秀導演。

李中桓這樣的導演應該被留下來。

事情的過程如何敲定不提,余尋光最終還是定下了幫忙路演的行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