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角色體驗系統[娛樂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何曉強說:「他,他是怕人太多了,大娘你會不要我們,才自己走了。他說他比我們年紀大,他可以去找工作。」

孫國強偏頭凶何曉強,「要能找工作他早找了!」

「好了好了,你們先起來。」韓雅清聽他們你一言我一語,有些頭大。她迅速做出決定,「你們先在旁邊等著,等收攤,你帶我去你們落腳的地方找他,有什麼話,我跟他說。」

這裡的台詞長鏡頭由於要切畫面,所以特意拍了兩遍。

接下來,是一組再度需要到群演的全景鏡頭。

人來人往,韓雅清和焦麗娟繼續忙活著賣早餐,在他們的攤位不遠處,蹲著三個衣衫老舊,破爛的孩子。

她們看著焦麗娟和韓雅清,就像是在看救命稻草。

鏡頭往後推,定點在一個牆角。

鄭雲開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他遠遠地望著似乎是被收留的弟弟妹妹,抬手握拳,咬了咬自己的大拇指指節。

他開始思考。

第117章 大哥,你小名叫凱凱哇

余尋光上午的工作內容就這些。完成了這部分拍攝後, 下午,他要前往另一個片場拍攝鄭雲開和媽媽的戲份。

飾演鄭雲開母親蔣雯的演員不是別人,正是葉興瑜的姐們兒之一, 余尋光客串過的那部《第三醫院》的女主角龔玉。

時隔五年, 再一次合作,跑龍套的成了男主,曾經的女主過來跑龍套客串,不可謂不是世事無常。

但這是娛樂圈常有的現象。

娛樂圈既然是個「圈」,那便逃不開交際。演員在做演員之前, 還有「人」的身份。

在這個圈子裡混, 一些聰明的人會額外注意自己在外面的口碑,不得罪人, 不討好人,更不在牆倒眾人推的時候跟著去踩人。因為你根本沒辦法預料到曾經你看不起的小演員會在某一天長成什麼樣的蒼天大樹, 你不能夠保證自己能紅一輩子,你也無法預測到,那些喜歡考古、審判的網友會在什麼時候把你做過的某件事挖出來,他們又會從哪方面解讀,那些輿論又會給你的口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在網絡發達的現代娛樂圈,做藝人,就得做好時刻被各方挖掘隱私的準備。

要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完美的人, 需要知行合一,需要強大又準確的自我認知,還需要時刻發自真心的自謙。

近三年余尋光在圈中聲名鵲起。尤其是去年的芙蓉獎後,網友們自發的為余尋光陪跑的事情出頭一事,讓圈內人大跌眼鏡。大家都是搞慣了輿論戰的,是水軍還是真實用戶一眼就能看清。可以說, 觀眾和網友對於余尋光的這種路好感是近十五年來都不曾有過的。

以前大家都在說「得粉絲者得天下」,新生代的流量演員吃的就是粉絲經濟這碗飯。韭菜狀的粉絲經過層層剝削,最後落到實處,就是人民幣的形狀。大家經常說余尋光是「流量」,可是仔細分析數據就能發現,關注他帳號的用戶里占比最大的那一批根本不是「粉絲」,而是從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匯集在一起的「路人」。

甚至是很多不玩社交帳號的「觀眾」。

最能體現他號召力的,是《密信》那部電影。電影上映時間,不僅是圈內各位好友支持,愛看余尋光演戲的觀眾們也在支持。

他們是沒有組織的,是不能控制的,是影視從業者最想獲得的那部分「不發聲的絕大多數」。

曾經有組織特意去做過市場調查,結果顯示,很多知道余尋光的人就是無條件的相信他。

在大眾心裡,余尋光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故夢》那部電影是他們會留下這種印象的奠基石。

在影視化之前,看過這部作品的都能認定黎耀川是渣男,結果余尋光一演,黎耀川就成了雪,成了花,成了全網認證的「文藝男神」。路演時那幾位文化水平不錯的觀眾對角色的現場賞析,現在還時不時被人翻出來點讚。什麼「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什麼「零落成泥碾作塵」,叫人想起來都牙酸。

青年演員余尋光用紮實的專業能力和過硬的職業素養做了一塊巨大的吸鐵石,他向所有迷信「粉絲經濟」的人證明了「得路人好感者得天下」的事實。

龔玉是見識過比她高一代的那群70後演員的號召力的,她毫不懷疑余尋光現在就有那種國民度。網上針對余尋光的黑帖一直沒停過,從私生活到人品無一都有組織的發過通稿,結果愣是沒人信,金錢和心力全部白費了。唯一有熱度「余尋光結婚生子」內容還被人頂上來一個999+高贊:

「余尋光基因這麼好,生八個崽都沒關係,別耽誤他拍戲,快點上新戲,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