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角色體驗系統[娛樂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程俊卿忙說:「曲廳,那不是我的想法,是旅遊部的想法。」

曲長河笑而不語,只看著梁淵華。

梁淵華一笑,「聽見沒,你高看他啦。」

程俊卿低下頭,不敢露出半分情緒。

曲長河小幅度地皺起眉。

他不相信程俊卿聽不出他剛才在抬舉他。

可他為什麼拒絕,是梁淵華的意思?

廢了這些話,愣是什麼也沒問到,什麼也沒得到。

都是千年的狐狸,連程俊卿都是只滑不溜秋的小狐狸。

關鍵是小狐狸大事上還拎得清,願意聽話。

打量著翁婿倆,曲長河訝於他們的一致對外的團結,也深感這塊骨頭不好啃。

第145章 《官運》大群戲

到10月中旬, 余尋光終於又回到了鄔震啟的A組。

從9月1號正式開機至今,《官運》也算進入了拍攝時間的中後期。在接下來的這段日子裡,余尋光將同其他演員一起, 在導演鄔震啟的帶領下逐一打磨劇中由會議文戲構成的大群戲。

鄔震啟今年56歲, 他在拍去年的《貞觀長安》之前,就拍攝過諸如《秦掃六合》、《諸子百家》等央視自製歷史劇。央視願意和鄔震啟多次合作,在於他的優點非常亮眼:他能做到對投資預算的節省,也能做到對大場面戲的完美把控。

雖然不屬於知名導演,但鄔震啟端著央視的飯碗, 一直吃得很香。

現如今, 終於要展露自己的「拿手絕活」,鄔震啟摩拳擦掌, 好不快活。

與導演的翹首企盼不同,演員們只覺得心累。

《官運》的總篇幅共有40集, 仔細單摘出那些會議戲來計算,需要重點拍攝的場次一共有11場。每場會議的內容都很重要,每場的劇情時長大概在15分鐘左右不等,每場戲參與的人員又都有出入,導演對每場會議的每位演員的表現要求又迥乎不同。

這些能在會議里拿出來和各位領導商討的內容,屬於劇情里的重要節點。比如第一場會議戲拍的就是農務長梁鼎盛被抓後,沙省官員們一一開口道出對他的處理辦法。這場戲相當於大家的第一次「合照」, 每個人都需要在最短的篇幅里體現出自己的立場和人物的性格,及辦事的風格。

劇情在推進,人物在變化,所有人的態度和心跡也在不停的隨著局勢改變。大家在維持角色人設進行表演的前提下,還要注意微表情和小動作。演員們需要極度清楚自己的角色在每場戲裡堅持的立場和主張,以及被劇情影響的人物心情, 從而演出不同的效果。

除了專業壓力之外,演員們要承受的來自外界的心理壓力也不少。一聽說要拍群戲,很多沉浸在各種誇讚聲中的演員們都嚇得重新審視自己。《官運》的演員陣容太豪華了,有機會露臉的演員們一水的「實力派」。太陽底下,一切邪魔歪道都會退散。圈裡人知道圈裡事,大家其實都明白,部分受到群眾誇讚的「老戲骨」里是有「水分」存在的。有些演員的演技或許好,但絕對不夠好。在這種「尖子」扎堆的地方,對比之下優劣更顯。部分演員們是真的害怕自己本事不夠,哪一場戲沒有表現好,在劇播時被單拎出來接受觀眾們的群嘲。

這種官場戲註定了會被人逐幀拉片,若是被有心人發現誰「掉鏈子」,那是真的要被刻在恥辱柱上的程度。等到《官運》再一大火,個人水平「差」到全民皆知,說不定還會被輿論影響到往後的職業生涯。

雙重壓力之下耗費心神,無疑是很折磨演員的。

於是,部分演員們就把統籌當成了「出氣筒」,對他統一組織拍攝高難度群戲的決策提出了意見。

鄔震啟也明白大家的焦慮和顧慮。為了不讓這種「怨氣」在組裡蔓延,他在開始拍攝這組戲之前,特意組織了一場集體晚餐當作動員會。

「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我們導演組是預計花費半個月的時間去仔細雕琢群戲。大家完全不用過於擔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