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角色體驗系統[娛樂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5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詹定雲握著自己的畫冊,半天后遞給了她,「給。」

一直孤獨創作的畫家當然需要知己的欣賞。

吳嘉慧對詹定雲來說就是出現得恰到好處的人。

「真好看。」吳嘉慧一一翻閱後發自真心的讚揚,她甚至激動地問到,「你會畫人物肖像嗎?」

詹定雲先是開口,後來又變得消極,「我比較擅長漫畫,但那也是資本主義的消遣。」

吳嘉慧忙說:「別這樣,我們都知道他是好的,對嗎?」

她繼續主動要求,「請你給我畫一副吧。」

詹定雲回頭看了她一眼,不知道應不應該答應這位姑娘的請求。他心裡五味雜陳,往前走了兩步。

「這很危險。」

「我不怕,至少能保證我永遠不出賣你。」

吳嘉慧走到他的側邊,保留著距離,卻又比陌生人更親近,「這樣,哪怕你被發現了,我們也是一起的。」

由畫結緣,詹定雲就這樣和吳嘉慧結了婚。他們和詹惟勤和蘇兆雲一樣,都是十分恩愛的夫妻。進入到70年代末期,文藝活動開始復甦,詹定雲也被邀請去談話,希望他能重新回到滬市,回到製片廠。

吳嘉慧得知這個好消息非常為丈夫高興,「你終於能夠光明正大的做你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了。」

詹定雲拉住妻子的手說:「是我們一起。」

他知道吳嘉慧是如何喜歡寫作,並且善於寫作。

那段時間,文化人反而變得搶手起來。十分順利,詹定雲和吳嘉慧回到滬市電影製片廠後,一個成了動畫師,一個成了編劇。他們二人聯手,一起為那些年的小朋友們帶去了很多耳熟能詳的兒童作品。

這個故事完成後,井雯感覺自己對余尋光好像要熟悉一些了。

或許不是余尋光,是詹定雲?

最後等場的是「我」詹孝怡和「女朋友」鍾雨璇的故事。這一對戀人之間有些年齡差,剛好製片廠安排來的新人演員「歐陽絲絲」也比余尋光小8歲,兩人乍一對詞就很有感覺。

「喂,大叔,你不要喪氣啊,美好的未來在等著我們。」

「都要被卷死了,哪裡來的未來啊?」

進入21世紀,電影行業開始蓬勃發展,詹孝怡作為製片廠的攝像師也是經常跟著上山下海的忙碌拍攝。他們需要為人民群眾拍好看的東西,也為了自己而去拍有意義的東西。有工作的日子,詹孝怡特別的滿足。然而誰都沒有想到,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當工業電影開始成為電影行業的主流時,傳統電影也因為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而不再被投資商青睞。很快,不復往日榮光的製片廠開始落後於人,到最後險些跟不上如今的市場需要。

製片廠被拋棄了,就像大齡還單身的詹孝怡被婚戀市場拋棄。

領導說:「咱們的電影製片廠是生了毒瘡。要想把病治好,得狠了心割肉。」

不知道是第幾次相親失敗,詹孝怡回到製片廠,正準備照常上班,上司卻帶來一個年輕女孩。

「孝怡啊,這是雨璇。」

眼前大大方方打招呼的姑娘令詹孝怡無端自卑,明明都是年輕人,她卻那樣的擁有活力與朝氣。

不,他不是年輕人。詹孝怡聞了聞自己後確定,他好像都有老人味了。

鍾雨璇年輕,有想法,敢創新,她和一眾年輕員工的帶來,使製片廠煥發出新生。到最後,新人與老人一起努力,在製片廠慢慢變好的同時,詹孝怡和鍾雨璇的心也在慢慢靠近。

對於這一對戀人,編劇唯獨沒有給他們的情感生活完美。對此,編劇解釋道:「詹孝怡代表的技術派和鍾雨璇代表的革新派的未來未知,是因為世界仍在發展,電影製片廠也仍在努力拼搏。」

這種開放式的結局好像最適合不過了。

歐陽絲絲也同意這個觀點,但同時她也說:「好像除了爺爺,後面的爸爸和「我」都是被老婆倒追的那個。」

余尋光說:「這個倒是能夠從時代的發展上去探究人物的性格原因。」

詹惟勤能在那個年代出國,說明家室一定不錯。當時國家正處於危急存亡之時,他滿心救國,又心懷夢想,後來又受到保護,走上了正確的路,他和蘇兆雲理所應當的都是那種生機勃發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