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深沉,高音明亮悠遠,鋪陳開的情緒隨著音符層層堆疊,一波更比一波有力,明月將升,蒼茫浩大。
溫素音站在門邊聽著,心頭沉沉,雖然不太想承認,但陶漪妃的琴技又提高了,這支曲子的確彈得很好,得了她祖父的真傳。
陶漪妃琴音停止的時候,皇帝拍了拍掌,讚嘆道:「我還記得第一次聽陶大家彈這支曲子時尚且年少,聽入迷了,久久不能忘懷,這位陶小姐真是頗類她祖父,有他當年的風範啊。」
皇后立刻附和,「陛下所言極是,我也覺得這位陶小姐彈得十分好,意境也好,琴技也好。」
臨安公主笑著問:「皇兄如此欣賞,看來終選大比的席位陶小姐得占一個了?」
皇帝呵呵一笑,「這是自然,後面只剩三人,如果沒有更好的,就陶小姐和前頭那位衛琴師,他也不錯。」說完他又補了一句,「不過,有了陶小姐的琴在前,後面很難有讓我覺得更好的了。」
果然,下一位出場者的琴音在皇帝聽起來有一種平平無奇的味道,不錯,但也就如此了。
皇帝有些疲倦了。
突然,他「咦」了一聲,「又是個年輕姑娘?」
身後侍立的小太監立刻湊上來給他講解,「陛下,今年入圍的有兩位姑娘,都是差不多的年紀,這位名叫溫素音,是後起之秀呢,最近剛剛有的名氣。」
「她彈的是什麼曲子?」
「迴避下,《大漠舞樂》。」
皇帝蹙眉,「這是什麼,朕怎麼從來沒聽過。」
坐在後方的趙昕站了起來,他對皇帝畢恭畢敬解釋道:「陛下,此曲其實為臣所作,從前還沒有拿出來過,這是第一次當眾彈奏。」
「你作的?」皇帝聽說過自己這個侄兒擅琵琶,可惜手毀了沒辦法演奏,但不知道他還有這一手。
趙昕說:「是,溫氏是臣師妹,我們從前就常交流新曲,這次臣隨使團往玉善,聽了不少當地舞樂,頗有風情,便做了這一首融合玉善和中原兩地的新曲,以作兩國世代友好之證。」
焉百里挑了挑眉,一副十分驚奇的模樣,「哦?竟然有我玉善的風格?那本王可要好好欣賞。」
皇帝笑道:「既是兩國友好之證,朕與王爺一起欣賞,朕也很好奇是什麼樣的曲子。」
溫素音看著高台上那一排華貴打扮的人,在裡面發現了幾張熟悉的面孔,雍王,師兄,小王爺,這讓她的緊張感頓時消下去不少。
今天她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征服他們。
屏息靜氣,溫素音把手放上琴弦,周遭連風的聲音都聽不見了。
與大多數曲子不同的是,這支曲子開篇直接就是密集而歡快的音符,而且是中原曲目中鮮少見到的音調組合,就像富有節奏緩緩搖動的駝鈴,就像飄散在空氣里的迷人香料,就像舞娘腰間飄動的金鍊,就像不同語言叫賣聲交織的集市。
很快樂,很曼妙,聽的人在忍不住嚮往那遙不可及之地的時候也會在想,這麼複雜又絢麗的曲子,琴師究竟是如何給她的手指施了法術才能辦到的呢?
而且她彈得那麼穩,那麼遊刃有餘。
……
陶漪妃被巨大的恐懼包裹著,這是她時隔多年第一次親耳聽溫素音彈奏,之前她只能聽旁人說如何如何,雖憂慮但並不真正畏懼,因她離開京城這麼多年,走的時候連琴都沒能保住,而自己日日勤練不輟,跟隨祖父這樣的大家修習,所以憑什麼,怎麼可以呢?
她捏緊了拳頭,「她這算什麼,投機取巧,竟然拿支新曲子出來,陛下為了賣小王爺面子也會讓她通過的。」
陶鳴鳳站在她身後,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父親不會讓她搶了你風頭的,我們之前不是都說好的麼,你不用生氣。」
第69章 真真假假
在場的所有人都看見,在這位溫娘子曲罷行禮的時候,陛下拍了自己的手掌,持續的時間很長。
他表情沉醉,良久才誇讚道:「妙啊,朕都不知道,還藏著這樣一位天才的琴師。」
皇后恭維地說:「大雍人才濟濟,是陛下教化有方。」
珠玉在前,很多人依舊沉浸在溫素音的琴音中,下一位出場的琴師沒有引起任何水花。
所有人都覺得,最後入選終場大比的大概就是這兩位姑娘了,這個消息傳出去一定會引起轟動的。
到給票環節了,一排沉穩的侍女捧著托盤來到各位貴人面前,每個托盤上面都鋪著一張質地上好的棉紙,上面按出場順序寫著七位琴師的名字,旁邊有筆墨,只需要拿筆把選出的兩位琴師名字圈起來就可以。<="<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