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假如克蘇魯小說都是紀實文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安寧:「我想問問最後一句——你的觀點從何而來?」

洛書有一瞬間想拿出「平行宇宙歷史檔案」,從故事的最初講起。

但現在康寧精神病院沒有墜入混沌,甚至白牙島的穩定性也還在可控範圍內,僅憑一件向他人灌註記憶的隱器,無法證明那些「劇情」的真實——畢竟記錄本上的事都是洛書自己寫的,怎麼不可能是一件「認知污染」的隱器呢?

「大秦的創世神話,」洛書想了想,引用了《克蘇魯舊約》中,連山委員會翻譯過的這段內容,「裡面提到『大乘創造語言』,而語言是人類重要的思維工具,所以我想,對人類理性的攻破,應該是從『大乘』開始的。」

「還有《論華夏千年之左道》,提到魏晉時期的『大乘之亂』,『一夜之間舉村皆信大乘』『朝為耕農,夕為信徒』,即使典籍記載有誇張的成分,這種傳播速度也超過了『洗腦』的範疇,應該是『認知污染』的結果。」

「另外,《舊約》中改版的『巴別塔神話』,講到『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而『主』在夢境中向人類傳播祂的聲音。這裡的『上帝』是『大乘』,而『主』顯然是『混沌』,那麼這就是一個『競爭性洗腦』的故事……」

「競爭性洗腦」這種措辭把安寧逗笑:「你非常有想法。」

「安老師,您怎麼看認知污染?」洛書意有所指:「我們的記憶,我們以為的歷史,都是真實的嗎?」

「過去都是假的,」安寧教授眨了眨眼,洛書意識到她是在引用馬孔多的故事①,「所以我們需要常常自測。」

注①:「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引用自《百年孤獨》。另,因為50以上的帶圈編號就複製不出來了(什麼限號),於是新的一卷乾脆從頭編起,以免後面編號不夠用。

洛書來了興趣:「自測?」

安寧教授遞給她一份《認知污染自查量表》:「做做看?」

洛書頓時有些服氣:還真是萬事皆可量表!

認知污染自查量表。

每個問題請用「完全符合」「符合」「中立」「不符合」與「完全不符合」回答,分別計0-4分。

一,我能清晰地記得過去一段時間內,我做的每一件事情(時間長短取決於個人記憶力,短則兩天,長則一個月)。

二,我能清晰地記得過去的這段時間裡,我的情緒變化。

三,我記得自己做每一件事的邏輯。

四,我的行事邏輯大體上保持一致,但受到情緒變化的影響,也會有些許波動。

五,我認為大部分決定是合理的,但回想起來也有幾次衝動行為。

……

幾乎所有問題乍看上去都與「認知污染」毫無關係,但洛書越往下看,越意識到神對人類認知的修正,原來也是有缺陷的。

「認知污染」來自神對事實的扭曲,而這種扭曲來自不同平行宇宙發生事情的混合。或許每一個平行宇宙的個體行為都符合這個人的性格,但混合之後卻表現出了怪異的一面。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你有時候點牛肉飯,有時候點雞排飯,有時候點雙拼,三者概率各占30%。

現在我們生成兩個平行宇宙,再把兩條時間線按照「牛+牛=牛」「雞+雞=雞」「牛+雞=雙」「雙+X=雙」的規則來一個攪勻,於是結果變成了你絕大部分時候都點雙拼飯。

看出問題在哪了嗎?

人類在神的偉力面前,連自己的記憶都不能相信;但人類依然憑藉卑微的智慧,絞盡腦汁地找出神的漏洞,試圖還原歷史的真實。

洛書:「這份問卷,別人都做了嗎?」

「還沒有,你是第一個。」安寧:「但我覺得你的分數會跟別人不一樣——這是我單獨找你的原因。」她頓了頓,「你讀過《切爾諾茲克狂想》嗎?」

第124章 平行宇宙偵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