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仍然在運行,這是好事,也或許不是——如果當局決定徹底隱瞞真相,甚至不進行疏散的話。
普布利亞的一切一如往昔。中心公園廣場上開始售賣冰淇淋,讓我意識到春天已經過去了。不知道為什麼,這讓我感到喜悅。
我知道。我知道過去都是假的。我知道命運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我知道過往的每一個春天都無法復原。但我還是心懷僥倖。我期待著。」
— 第二卷 ·禁區 完 —
2025.4.8
第166章 和平與遺忘
洛書剛看完眼前這行字,就被耳邊響起的掌聲驚醒,飛機剛剛遭遇了一波氣流,現在已經從劇烈的顛簸中平復過來,大家於是又祭出了保留節目:謝機長不殺之恩。
對於洛書在顛簸中依然風輕雲淡看書的行為,前排的斯拉夫老哥朝她豎大拇指,程玖覺得這很正常,而黎鳴霄則發出靈魂的疑問:「不暈嗎?你這是飛行員之資啊!」
洛書醒悟過來,伸手就去摸手機,結果發現筆記本正擱在膝蓋上呢。打開一看,登錄界面的用戶名不再是程玖,而是她自己——唉,我有錢買電腦啦?
這是好跡象:莫非是因為沒有拯救世界的需求,我終於抵抗不住誘惑,用時間權柄去炒股了?
打開瀏覽器,彈出航空wifi登錄界面:俄羅斯航空為您服務……
啊這。
對不住啊復活教的朋友們,看來你們的祖國還是無了。
不過洛書對此早有預期——蘇維埃的問題根本不是拯救一個核電站能解決的。
她摸出登機牌,填入票號,連網後搜索:切爾諾茲克核事故。
查遍從1985年直到蘇維埃解體的新聞,只有一條相關,說的是1985年5月23日晚至24日凌晨,基輔電網遭到恐襲而導致大停電,影響多達6萬居民,但並沒有提到核電站。
核爆炸這種事,不可能不上頭條,既然沒有提到,基本可以肯定沒有發生,或者至多是一些能夠摁住消息的小事故。
事故沒搜到,倒是彈出了一大堆關於克蘇魯小說《切爾諾茲克狂想》的消息。
洛書把手裡的書翻到第一頁,貼有安德烈照片的作品介紹中提到,本書系前蘇維埃克格勃安德烈·瓦西里耶維奇·波波夫在80年代所作,但底稿一直保存在家中,直到蘇維埃解體後,出於對祖國的祭奠,才在「回憶錄潮」中出版。
但正如書名,這本書與其說是回憶錄,不如說是「狂想」,所以一直被當作小說看待。
在這條時間線上,安德烈的精神狀態沒有出問題,行文因此也沒有那麼顛倒錯亂。雖然少了一些瘋狂混亂的元素,但敘事更清晰、傳遞出對祖國的感情更深刻、文學性更強,加上蘇維埃解體的悲劇性,在克蘇魯小說中的影響力反而超過之前。
最近克蘇魯文學大火,這本書也被捧為經典,還在今年賣出了版權,準備拍成電影。書中人物、如今的著名核物理學家安東·謝爾蓋耶維奇·庫茲涅佐夫特意為「摯友安德烈」接受採訪,回憶崢嶸歲月,替這本書和即將開機的電影站台——至於為什麼有人會跟克格勃成為摯友,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然而,安德烈本人卻在一年前罹患阿爾茲海默症,忘記自己寫過《切爾諾茲克狂想》。
即使他在每一條時間線反覆地寫書,為後人與邪神留下了指引,但卻無法阻擋自己的遺忘。
雖然蘇維埃仍舊無可避免地解體了,但洛書、復活教眾人和切爾諾茲克核電站工程師們的努力並不能說是白費。他們不僅拯救了生命,也將蘇維埃解體的時間蝴蝶到了1998年。7年不長,但提供了一段至關重要的緩衝,加之與華夏關係的回暖,大大降低了物資短缺和經濟困難的衝擊。
當然,這些只是宏觀的經濟數據。至於有多少人半生的存款仍然一夜蒸發,又有多少老兵仍需賣掉自己的勳章換取食物,就不是從寥寥幾頁新聞中能夠得知的了。
洛書又搜索「蘇維埃復活教」,發現這個組織仍然存在,但論壇的味道變得很不一樣,少了那種嚴密和草台二象性的正經,感覺上更接近純粹的整活——雖然伊凡在接受「今日俄語」的採訪時,仍舊聲稱「我們是非常嚴肅的」。
合上《切爾諾茲克狂想》,洛書往座椅後背一靠,看著飛機下面的雲層,想像雲層下面的廣袤平原。
再見,「和平與遺忘」時間線的蘇維埃。
入夜以後,大多數人都睡了,洛書去洗手間完成睡前的例行排空回來,剛要閉眼,又看一眼程玖,發現她心不在焉地劃拉著平板——上面好像是什麼文獻古本的影印版,絲毫沒有要睡的意思,頓時就有一點點不好的預感。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