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脆連『發布任務』的功能也加上:『組團打亞空間變異兔,四缺一啦』!」
「……什麼傭兵酒館?」
「這個店只是試點吧?」
「↑應該,現在還是可以正常買賣東西的嘛。」
「什麼雙軌制?」
「我看有人在高價收物資券,搶購『亞空間產品』。」
「虛假的雙軌制:市場經濟+供銷社;真正的雙軌制:供銷社+黑市。」
「我就問一句:供銷社啥時候開到我家?」
「康米主義者狂喜!」
為了減少無謂的「二次移動」,大部分居民被疏散到西北和西南的13個省區,如果仔細扒拉,會發現同當年的「大三線建設」規劃如出一轍。
這套旨在打造獨立於沿海的工業和經濟體系,原本用於備戰的準備,卻在多年以後,以沒有想到的方式派上了用場。
圓臉一家屬於最早疏散的一批,還能選擇意向地點,因為舅舅一家和爺爺的老戰友都在西京,所以選擇了投奔親友。
他們剛到的時候,大部分西京人還不知道市里整了「國營供銷社」這種大活,所以還沒幾個人;但隨著「相親相愛一家人」直播間的爆火,這裡馬上人滿為患,塞滿了沒有券純看熱鬧的傢伙。而每當有人掏出券去結帳,就會被一群如狼似虎的人團團圍住,出高價求兌換……
總之一時火爆,一券難求。
「求問:怎麼得到物資券?」
「找一份『亞空間建設』類工作。」
「哈?這是啥工作?」
「就是白牙島上乾的那些事情,蓋抗震房子,造『亞空間工業品』,當然,實驗部分在內陸還做不了,但可以設計和生產嘛。雖然說是『白牙設計』,其實設計院都在內陸,那邊只是做實驗啦。」
「↑我做過這種項目,現在是過渡階段,只會發一點點物資券,要攢輛自行車得好久的樣子。」
「產能還沒上來,一下發很多物資券豈不是通貨膨脹了?等生產線建起來肯定多多的有,不要著急。」
「什麼『貨物本位』發券?」
「我替你們去問過了,生產線優先安置疏散居民,暫時不外招,除非你跟樓上一樣恰好在項目里,不然洗洗睡吧。」
「嚶嚶嚶,什麼時候疏散到我?」
「……不是,多過兩天安生日子不好嗎?」
以往緊跟時事,出沒於各種新開業「體驗店」的都是年輕人,但「供銷社」卻堪稱老中青三代的共同朝聖之地,甚至細看之下,白髮還更多一點。
人的一生很少能有這樣的體驗,在歷經時代的大江大河,被浪花漸漸地推遠,成為跟不上潮流的老年人,仿佛除了安享晚年已經百無一用之後,還能看到自己青年時代的風景重現人間。
這些老年人中,很多都參加過曾經的「大三線建設」,更深諳計劃經濟下的生存哲學,在「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因為過於劇烈的時代變遷而被人們漸漸嗤之以鼻的時候,老年人們終於找回了自己的價值。
一時間開播的老人比年輕人還多(攝影和後期很多是他們的孫輩),他們的生活經驗在幾個月之前或許根本沒有幾個人聽得進去,現在卻個個都是首頁熱門:
如何用碎布頭縫百衲被和納鞋底,自行車鏈條可以製作的一百種小工具……
當歷史倒退的時候,他們懷念的那個過去正在悄悄地回來。
那個物資匱乏的過去,經過了漫長時光的濾鏡,在老人們的記憶中淡褪了絕大部分苦難,最終留下了珍惜的部分:
可以借醬油和「共享」收音機和電視機的鄰居,做一頓年夜飯要攢好幾個月肉票帶來的延遲滿足的儀式感……
雖然年輕人很清楚老人對過去的懷念是選擇性遺忘的結果,但至少在這個時間點上,大多數人還是試圖去相信那個物質貧瘠的時代有一種「精神上的富足」——仿佛這樣就可以讓即將到來的那個時代不那麼可怕。<="<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