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假如克蘇魯小說都是紀實文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洛書不知道格赫羅斯是不是也會滑鐵盧——就算如此,祂也可以把時間倒回去重來一次,反正神永遠不會輸。

「或許神不能直接與人對話,」程玖想起克蘇魯的信徒「蒙主召喚」然後瘋了的故事:「你做過什麼夢嗎?」

洛書一聽就知道程玖在想什麼:「我從不做夢——或許做過,但在醒來的瞬間就全忘了。」

她們聊得太久,以至於天都蒙蒙亮了,海天相接的地方染上了一抹紅,預示著太陽即將升起。當太陽金烏的力量照耀大地,從陽光中轉化出某種微妙的、空間的力量,亞空間陰濕的入侵似乎就會延緩一點兒,因此如今的人們比任何時候都更熱愛陽光。

「當然,這些都是推測,」洛書:「我或許其實是想給自己找一點信念——一定會成功的信念。」

程玖:「你有什麼計劃嗎?」

洛書:「我想去一趟三星堆。」

程玖:「現在?」

「你想一想,今天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什麼?」洛書:「漫天飛的連山文學,還有提前七年到來的『群星歸位』。」

程玖接到了她的提示:「九號祭祀坑青銅神像。」

為了救一個必死之人,先下手殺這個人,再撤銷這一行為——這種把「必然」變成「偶然」的手法,如果洛書和程玖能想出來,其他分身未必不是此中好手。

「神的時代還會回來的,」洛書:「但最好不是現在。」

現在人類的力量還太弱小,以至於當世界亞空間化的時候,工業革命的成果就要報廢一大半。如果向神禱告遠比攀登科技樹要容易,誰還會去發展科學呢?或許少數人會,但他們註定是族群中的異類。

神會殺死科學,雖然這不是神的本意。

當清晨第一抹陽光照到洛書身上時,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把熬大夜的疲憊一掃而空,跟程玖的熊貓眼圈形成鮮明對比。

程玖不由羨慕嫉妒地念叨:「為什麼你可以無限熬夜?紫氣東來?光合作用?這是太陽金烏的權柄,還是青銅神樹的權柄?」

「不知道,」洛書強烈懷疑這個功能是韓非為了通宵讀書不睡覺要求的,然後就被格赫羅斯當成了默認設置,「你先回去休息吧。」她站起來伸了個懶腰,「我要去找連山委員會談談。」

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找委員會攤牌這件事,攤著攤著就習慣了。

洛書先找到安寧教授,再連線委員會開了一個緊急小會。會上她開門見山地從「原初之前」線講起:「求索號」在距離白牙還有十幾海里的地方陷入黑洞一樣的奇觀,然後她回到七年之前。

從康寧精神病院裂隙,到埃塞洛克斯獻祭和切爾諾茲克核事故,再到如今的「亞空間入侵」。

「在群星歸位之前,總共有三場獻祭:第一場本應發生,卻未發生;第二場已經發生,卻被篡改了結果;最大的變數在第三場。」洛書再次說出這句對《克蘇魯舊約》預言的解讀時,已經有了不同的理解:「第一場對應埃塞洛克斯獻祭,第二場對應切爾諾茲克核事故,而第三場,我本來以為是即將發生的、白牙島的淪陷。」

「但我忽然意識到,第三場獻祭其實已經發生過了——在『原初之前』,『求索號』的沉沒,就是第三場獻祭。」洛書:「格赫羅斯為了篡改歷史,從『原初線』開始,就用白牙島的淪陷代替了『求索號』的沉沒,提前了『亞空間降臨』的到來。」

「我並不完全清楚格赫羅斯的『能量轉換公式』,但從切爾諾茲克核事故的經驗,我發現想要阻止一件由『歷史的慣性』推動的事情,需要同樣強大的『歷史的阻力』去對抗——換而言之,由千千萬萬人推動的事情,也需要千千萬萬人的努力去阻止。」

按照這個思路,一切都開始變得清晰:切爾諾茲克事故是蘇維埃資金匱乏和體制僵化的結果,具有極強的必然性,其中的推手有總設計師、工程師和操作員、邪教徒等等,所以也需要復活教、工程師、操作員和安德烈等人的巨大努力去與之對抗。

而蘇維埃之所以無法復活,是因為「對抗的力量」遠遠弱於「歷史的慣性」——俄國人並不想要蘇維埃回來,這只不過是少數人的一廂情願而已。

「亞空間降臨的道理是一樣的,」洛書:「要有足夠多的人去抵抗這種降臨,才能抵消降臨的事實。連山委員會、密大師生、復活教、從晚明開始布局的隱器收容,更重要的是全民的末日準備——這些事實必須存在,亞空間降臨才能夠被阻止。而要讓這些事實存在,就要先促成亞空間降臨的威脅。」

這就是神的智慧,格赫羅斯的「倒果為因」。

第225章 星星之火(一)

1894年,在卡爾·馬克思已經去世十一年之後,《資本論》第三卷 由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整理,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地在漢堡首版,「北平河圖出版社」幾乎是星夜請了翻譯,僅僅七個月後就發行了中譯版本。

蔣冬藏聽到風聲去買書時,「河圖書肆」門前已經排了大長隊,她不由心裡「咯噔」一下,擔心此番怕是買不到了,於是便試圖跟排在前面的人攀談,寄希望於有人不著急,能讓一本給她——可以加錢!

實在不行,能借她看一看也是好的——等加印又不知道要等到何時去了。

蔣冬藏是家裡的老四,起名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