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眼,望著眼前老匾,有些眼熟,又不大敢認。
老杜笑道「認不出啦?這是顧大人吶!」
「樓小友,好久不見。」顧青民這幾年知縣當的是痛快滋潤,娶了髮妻,生了一雙兒女,如今胖了起碼三十斤。
他一張臉上笑紋橫生,倒不出虛汗了,就是扛個牌匾,說完一句話,登時喘了好幾口。
老杜喊顧青民老匾,主要因為他只會送牌匾。
干好事送牌匾,開張送牌匾,結婚生子還送牌匾,為此,甚先還收購一批上好紅花梨木,開了間制匾額招牌的鋪面,專賺衙門銀錢。
「小友回來正是時候,小可有件好事宣布。一旬後浴蘭節,一同恭迎聖蓮道分教!」
「怎麼這麼快,不是說要過了秋收?」老杜皺眉不悅道。
對於國教將要入駐此地,卻以協助貿易推動為目的,老杜並不大願意支持。他對聖蓮道沒有異議,從不否認國教地位和為天下之大義。
只是,現在海陸資業穩步增長,陌生來客協助插手,倘若真是錦上添花,倒是好事,就怕那花帶刺,勾了錦繡。
「由此可見,國教對我定崖重視程度,我已上表,郡縣榮晉為州府指日可待。」
「還是全靠顧大人高瞻遠矚,不懈餘力,小民可提前恭祝大人晉升知府了啊!」
「好兄弟不說兩家話,同喜同喜!」顧青民與甚先互相抱肩,對此信心滿滿,毫無此慮。
老杜不大爽快道「老匾,你不怕祈大爺等會過來,知道了又夯你?」
「為郡縣更好的蓬勃發展,小可受些委屈,又有何妨。」
「我昨天去看過祈爺爺,他最近精神不濟,不大記事,今天恐怕不能來了。」雀雀道。
顧青民頭一回上奏,盛請聖蓮道駐紮分支,推動縣郡發展,祈大爺聞訊,氣的掄拐杖夯他。
顧青民體會到身為父母官的使命,朝廷下旨,准予他定遠知府官職,可他立過誓約,要將定崖作為埋骨之鄉。
於是他做了個規劃,欲在未來三年內,將定崖縣擴張為定崖府,給自己就地升個知府官職。
當然他自己勢單力薄,定崖發展到這一步,再進一步有些困難。
為了進一步發展定崖,顧青民堅持每月一封奏摺上奏京師,宣揚定崖縣繁茂,爭評一年一度文明和諧富強郡縣。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由於去年定崖縣繳稅從墊底,到高居各郡前五的好名次,終於在今年,榮幸獲得聖蓮道青睞,決意在此地,駐紮仰無暇門,傳道同時,協助郡縣管理。
仰無暇門即將駐紮此地,便需要投入大量錢財鋪設道宮。
由於這是恩賜幸事,國庫只支了一半銀兩,其它則需當地出資建設。顧青民在一個遍地肥肉的郡縣中,仍然保持一個清官兩袖清風,恬不知恥依靠資產霸主們撐排面。
早在去年敲定,動工半年,終於將抱仙慈院,擴建為新的分支,仰無暇門。
畢竟資業瑣事,都是老杜跟甚先在打理。
帳房裡除了雀雀,其外十幾號人樓楓秀一個也不認識,他連自己多少身家也一無所知,唯一在乎是銀子夠不夠贖回小老虎。
聽幾人商討迎接事宜半天,樓楓秀冒出一個問題「花了那麼多銀子,還夠贖回小老虎嗎?」
甚先略一思忖,道「贖回幾個來玩玩問題不大。」
樓楓秀放下心,遂不再開口。
他不喜聖蓮道,更不喜附屬其的若干分支,多年途徑大別各地,凡仰無暇門所處之域,常與與京師分布分外雷同,繁華景象高度重複,所有經營形式無差。
繁華何其相似,如今定崖起了盛勢,卻全然不同,不同門店各有店規,遵循最基準的信譽即可。倘在仰無暇門參與下,所有百姓,無不聽從其往來貿易指引,順應前瞻未來規劃,有條不紊,規矩繁瑣,全不是他能弄的清的。
甚先對自己成就非常滿意,見他不溫不火,忍不住追問道「東家沒別的要問的嗎?」
「沒了。」
「哦。」一腔熱血澆滅,甚先又低頭扒拉帳本去了。
新鋪開張,忙碌過後,一行人同去定崖第一樓,同慶雙喜。
現在的定崖第一樓,已經不是東西樓,而是明月樓。
明月樓取的白虎堂舊公辦地,占地上百畝,樓高十丈,燈明徹夜不休,廣攬天下達官貴客。
進那樓里,先有溫聲軟語的少女捧上軟鞋,踩過軟毯,繁榮眼花繚亂,過客紛雜照面恭維。
除了樓楓秀,一行人應對自如,一一迎合回敬,分外練達。
老杜攬著樓楓秀,進樓便叫來掌柜「把人喊齊,全都過來見過東家!」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