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臣奪妖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蘭娘握著皇后的手,不同於記憶中的冰冷,觸手是一片溫熱,是天底下頂頂好的暖香軟玉才養得出來的溫厚細膩。

「都過去了,眼下日子好起來了,娘娘是中宮皇后,小主子是長公主,大爺當了國公,天底下最盛的榮華盡在坤寧宮,誰能越了您去,誰又敢越了您去」

皇后緩緩鬆開手,目光少見的悲憫哀切:「不,蘭娘,你還是不明白。我開始也是這般想的,直到前陣子攝六宮事,尚宮局有一件便是算將士撫恤,光是陳郡,便死了好多好多人,我數了一個時辰,數得眼睛都花了。

天底下死的人還不夠多麼將士為戰事而亡,百姓因兵燹而死,而我不僅好生生地活著,還坐在鳳椅上,享無上榮華,有的還不夠多麼

不瞞你說,我一想到郎君心中有別人,心中就像刀剮一樣痛,恨不得立刻把這顆心刨出來,連同那個負心人一起撇得遠遠的。但我做不到,做不到視而不見,我心裡恨,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因為一己之私,再殺一人。」

蘭娘愣住了,兩行清淚流下來,她緩慢跪坐地衣上,發覺上面上好的貂毛換了,換成了更次一等的裘皮。

……她明白娘子的心意了。

「娘子是天下最最好的娘子,也是百姓最好的皇后。」

蘭娘握住皇后的手,目光堅定,她會想辦法讓李瀛假死出宮,至於她願不願意,那不重要。

窮鼠齧狸,狗急跳牆,人若不是逼到絕境,是決計不肯豁出去的。

玉芙殿。

卯正四刻,李瀛初初睡醒,跽坐在東梢間抄經。

上面複雜晦澀的經文一如既往的看不懂,她已經習慣,慢悠悠地謄寫,權當練字。

在宮闈之中,能夠拾起失落兩年的書法,她倒覺得頗有些新奇,放下筆,望著自己的字跡,橫批豎捺無不雋永文秀。

瞧著瞧著,滿意極了。

青儷為人溫柔,與人和善,在禁宮之中人情通達,消息靈通。

此時她正盤腿坐在紫檀軟榻上,姿態閒適,一面打理紅狐上面的絨毛,一面閒談似地交代宮內宮外的大小事。

擷芳殿的宜嬪眼睛好了,就在得到石斛夜光丸的第二日。

聽到這話,李瀛垂著眼帘,沒太在意,筆尖未停半稍。

下一刻,筆尖一頓,在生宣上化開一灘墨跡。

青儷語氣輕緩:「雖說年節已過,昨夜卻有人在城外放炮,放的是磷火。」

第36章 借勢說起來,還得多謝李瀛。……

幾乎就在一剎那,李瀛立時想起了初見青儷那一夜——宮女進殿點燈,燈花竄起,燃起一線詭譎幽光。

李瀛落下最後一筆,擱下紫豪,看向青儷,那意思顯然是要她繼續說下去。

青儷繼續道:「京中有人說起,在元啟十六年上元節的夜裡也見過磷火,是昔日太子殿下命麾下屬官放的。」

說著說著,她眉眼微動,似是想起舊事,聲線不如往常平穩。

「外頭都傳,元啟十六年的磷火,是太子殿下專程給……李家姑娘放的。」

昔年上元節那場磷火,燒了兩戶人家,如今有一戶百姓借著風頭上諫申冤。先太子倒是死得利落,那位蠱惑他做出此事的李家姑娘,自然逃不了口誅筆伐。

鎬京里姓李的門戶不少,談得上擢髮難數,可一提起李家,眾人第一反應便是住在烏衣巷裡的隴西李氏長房。

李氏長房有兩位姑娘,大姑娘李纓,二姑娘李瀛。

元啟十六年時,就數大姑娘賢名在外,德容雙茂,是為鎬京貴女之魁。

不知內情的人說,這磷火定是給李大姑娘放的;知情的人卻搖搖頭,諱莫如深。

主僕二人相處的時日不長,彼此卻很有默契,對磷火之事心照不宣。

青儷早就知道磷火是太子為討李瀛展顏而放,奉命來到承露閣之前,她亦有些怨懟,奉兩位主子之命算計李瀛時,不曾手軟半分。

直到日子久了,她才逐漸醒悟,此事與李瀛無關。

最該死的,是下令點燈的太子。

紗窗透出昏黃軟光,罩著李瀛的面頰,像瓷,像玉,眉眼生動。

她沒有說話,只讓青儷召女冠入內,問起龜息丹尋到沒有。

女冠道:「鏢局傳信給太平觀,似乎還有一群人在尋找藥師的下落,且那群人似乎出身內廷,身手矯健。請娘娘寬心,他們勢必會取得龜息丹。」<="<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