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您方才突然昏過去了,這船上缺醫少藥,又不便驚動旁人。我便取了那抹沈主薄之前送來的丹藥,給您服下了。」
李瀛點了點頭,發覺身體確實舒服許多,她心中清楚,青儷所言不假。此程若是沒有先前沈諳之送來的丹藥,以她這幅身子,只怕捱不到潼關便要病倒了,欺君之罪一旦被發覺,屆時不單是此行功虧一簣,還會牽連他們的九族。
經幢飄動,腳步聲由高及低,似是有人沿著木梯而下。
青儷連忙掩好紗幔,急匆匆擋住隔板,將李瀛遮得嚴嚴實實的,再回頭,看清來人,神色驟然一松。
來人赫然是沈諳之,玉冠束髮,穿著皂服,顯然是剛剛沐浴過,身上還透著皂莢的清香,手中托著一隻小匣子。
「來時在下為了以備不測,夤夜鑽研醫理,買藥材制了丹藥,娘娘看看,可有用得上的」沈諳之壓低聲音,隔著一道木板和帳內的李瀛說話,同時將匣子遞給青儷。
「多謝你了,此行若不是有你,只怕……」李瀛又問道:「那枚太醫院送來的丹藥,可是你命人打點的」
沈諳之猶豫一瞬,從船艙內的氛圍里察覺到一絲端倪,面不改色地答道:「這是在下分內之事,娘娘不必再提。」
無論給娘娘送藥的人是誰,離了鎬京,他們此生都不會再有見面之機,把這個恩情給他,又有何妨
話音甫落,船艙內安靜了一剎,隨後李瀛的聲音繼續響起:「沈郎,多虧有你。」
她改了口,短短二字,沈諳之幾乎欣喜若狂,高懸在宮牆上的明月驟然落入他懷
中,豈能不讓人失去理智。
沈諳之竭力平復心情,聲音里還帶著幾分激動:「娘娘……瀛娘,等御船到了潼關,我便安排你們二人下船,等我解決完喪儀儀,回到鎬京辭了官,便與你隱逸江湖,此後逍遙自在。」
說到激動處,他的聲音都微微顫動起來,一口氣說完,等了頃刻,帳內終於傳出李瀛的聲音:「好。」
僅僅只有一個字,卻讓沈諳之喜悅得不能自己,恨不得立即在這逼仄船艙內痛飲一壺,亦或者登上甲板,迎著江風放聲高歌一曲。
人生快意,不過如此。
等到沈諳之離開,青儷放下擋板,紗幔中,李瀛的面容如同隔霧看花,讓她看不真切,「娘娘,當真要和那位沈……在一起」
李瀛輕輕看她一眼,那雙微彎的眼角帶著她看不懂的意味:「那是自然。天底下,還有比沈郎更好的郎君麼」
一語落畢,頭頂上驟然響起一聲細響,那是通向上層的槅板合上的動靜。
就在剛才,沈諳之,還沒有離開。這個念頭讓青儷面色微變,她抽出銀釵,隱在髮髻中那一端鋒利光亮,顯然是早有準備。
李瀛接過銀釵,讓青儷轉向前面,將枕骨露在她這一面,專心地給她盤了一道雲髻。
……
浪濤聲中,潼關到了。
在沈諳之的掩護下,李瀛悄悄下了御船,青儷緊綴其後,二人踏上碼頭,混入熙攘的人群。
李瀛接過青儷手中的皂紗,戴在頭上,紮好系帶,嚴嚴實實地掩住面容,驟然發覺遠處似乎有一道視線盯著她,下意識抬眸望過去,隔著人群,措不及防地撞進一人漆黑深邃的眸底。
……他怎麼會在這裡!
第56章 錯過派人打聽
透過車帷,依稀能看見坐在馬車內的雪衣郎君,不是謝雪明又是誰
李瀛伸出指尖壓低皂紗,快步走到一群縴夫身後,借著縴夫的背影遮擋住身子。
青儷雖然不明所以,還是緊跟著她一起遁入人群。碼頭上人來人往,兩個娘子的身影如同牛泥入海,消失得無隱無蹤。
坐在車軾上駕馬的武殊尚未發覺,忽而聽見車內傳出主君低沉的聲音:「派人跟著那位頭帶皂紗的娘子,身長約摸六尺八寸,身邊跟著一位習武的娘子。」
顧不上多問,武殊當即吩咐下去,隨行的暗衛悄無聲息地混入來往的人群中,開始尋找主子口中頭帶皂紗的娘子。
武殊好奇問道:「主君,可是那位娘子有什麼古怪」
古怪倒是談不上,只是……那位帶著皂紗的娘子未免也太像李瀛了,緊跟在她身後的,像是青儷。
他離開京畿不過短短三四日,李瀛應當還在宮中,鐘鳴鼎食,甘食麗服,怎麼可能無端端出現在偏僻的潼關
即使再不可能,他也得查清楚到底是不是李瀛,謝雪明道:「設法找到她,查清楚她和李瀛究竟是何關係。」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