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臣奪妖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李瀛,那位身處深宮的妖妃,那個娘子是誰也不可能是李瀛,主君多半是心有牽掛,這才看走了眼。

武殊暗自腹誹了兩句,驟然想起正事,潼關此行是要走訪佃戶,核查實情,下了船天色已晚,只能暫且在客棧落腳,等到明日再說。

……

黃昏已近,放眼望去,江上浪濤浮現金粼,碼頭上人頭攢動,皆是拎著魚簍準備歸家的漁人。

其中一位婦人頭上扎著綸巾,用來遮陽,手中拎著輕飄飄的魚簍,裡面空無一物,眉頭緊皺,一臉憂愁。

「大娘且慢,我想用這錠銀子,來換你頭上的綸巾。」一位女子驟然攔住婦人的去路,低聲道,咬字清晰,聲音清亮,不像是隴西郡當地的口音。

黃大娘看也不看,疲憊地扯下頭上綸巾,遞給她:「要什麼儘管拿去便是。」下一刻,她眼睛微微睜大,眼前人手心攤開,赫然是一錠銀子。

她接過銀子,直愣愣地看著那位與她說話的年輕娘子披上綸巾,麻布編織的綸巾蓋在烏黑的髮髻上,掩住大半張臉,只露出一點下頜。

下頜上像是敷了一層暗色的顏料,瞧著有些灰暗,卻不妨礙她一眼就看出這位娘子是個美人胚子。

李瀛顧不得看婦人神色,在人群中環顧一圈,隨手將皂紗遞給路過的漁女。

那位漁女身高與她相差無幾,接過皂紗,發現由杭綢所制,又驚又喜,靦腆一笑,從隨身攜帶的魚簍里取出一尾鯽魚,遞給她。

李瀛手裡提著那尾魚,隨口和黃大娘攀談,問起黃大娘為何不在家中耕種,反倒出來捕魚,黃大娘一驚,忙問她是如何看出來的。

李瀛模仿著她的口音慢慢道:「大娘,您草鞋上沾著黑泥土,手上有薄繭,一看便是常年鋤禾的痕跡。」何況這魚簍空無一物,足見她對捕魚不甚熟絡,屢屢碰壁。

黃大娘嘆了口氣,忍不住抱怨起來:「朝廷那些官爺瞎了眼,把我們祖輩傳下來的兩畝黑土地定為下等黃土,要按照黃土一畝十貫的價錢收走。」

說著說著,她控訴起來:「我們不肯賣,那些個官爺便把田圍了起來,說是官家的地,不許我們用。」

李瀛垂眸聽著,神色異常平靜。

不遠處,作縴夫打扮的暗衛在人群中尋覓許久,總算找到頭戴皂紗、身長六尺的女娘,揭開皂紗一看,是個曬得兩頰赤紅的年輕漁女。

與那位養尊處優的妖妃半點關係也沒有,揭紗的暗衛連連致歉,又在原地尋找了一會兒,直到烏金西沉,渡口漁燈高懸,才回到客棧回稟主上。

謝雪明靜靜聽著,旋即命暗衛先行下去休整,一人獨坐在靜室內,望著案几上客棧常用的千枝燈,默默出神。

果然是他多心了,那人不是李瀛。

他閉了閉目,那道頭戴皂紗的纖細身影再次浮現在眼前,一襲素色衣,身後是金光粼粼的江面,晴光正好,只可惜沒有一縷江風吹起她的皂紗。

謝雪明召回暗衛,聲音很平靜,透著若有若無的壓抑:「遣人去打聽打聽,李瀛,現在如何了」

自從出了京畿,他再沒有刻意去打聽過李瀛的消息,畢竟,妖妃過得如何,在內廷又是如何備受寵愛,天子臨幸,聖眷萬千,與他又有何干

這些夜裡,只是在心內想想,他離京後可能發生的事,便讓他難以忍受……

沒關係,他有的是耐心,等待,再等待。

有風吹來,火苗搖曳,千枝燈的影子輕晃,謝雪明的目光隨之輕移,詫異地發覺,投落下來的燭影竟有兩分像她。

與此同時,茅屋內,油燈在風中飄忽,將杌凳碗碟的影子映到泥牆上,槅門驟然發出一聲吱呀輕響,有人閃身入內。

坐在杌子上等候的李瀛倏忽起身,借著燭光辨認眼前人,是青儷。

方才在渡口上,隔著人群窺見馬車內的謝雪明,即使寶蓋下並沒有垂著陳郡謝氏的族徽,馬車形制也不像國公出行會有的規格,她還是驟然繃緊了心弦。

當機立斷,與青儷兵分兩路,待她們走出渡口,再來匯合。

青儷坐下,低聲道:「明日一早,御船便要啟程,眼下應當還沒有人發覺我們不見了。」

現在娘娘的靈柩是空的,只放了一些沉甸甸的石塊,由沈大人重新落下棺釘,徹底釘死了。

雖然此舉不甚穩妥,萬一有人開棺,一切就露餡了。只是,眼下御船之上,誰會來碰娘娘的靈柩,個個唯恐避之不及,更別說開棺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