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臣奪妖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騶兵面色難看,死人不要緊,只是眼下這當口指不定那位什麼時候就會來,倘若被他發現此事,只怕自己會被上峰推出來當替罪羊。

更何況眼前這位女郎一口鎬京口音,說話條理清晰,不疾不徐,萬一真是天子腳下哪戶王公貴族的貴女,日後追究起來,著實難辦。

「大娘您誤會了,在下只是隨口一說,您和您的表親可千萬別往心裡去。」說罷,騶兵剜了衙役一眼:「我們走!」

黃大娘夫婦躊躇了一下,依依不捨地望著牛犢。

「且慢。」李瀛驟然叫住了他們,騶兵轉過頭,不耐煩道:「女郎,又怎麼了」李瀛朝他伸手:「把牛犢留下。」

牽牛的衙役猶豫不決,看了看騶兵,又看看李瀛,騶兵冷聲道:「還不快給她!」

李瀛接過草繩,將那頭名為嘉穗的牛犢牽到自己身邊,等到衙役一群人離開,便將草繩遞給黃大娘。

黃大娘撫摸著瘦弱的牛犢,先檢查了一番,看它有無受傷,隨後望向李瀛,遍布皺紋的臉上充滿感激:「小娘子,今夜多虧了你。只怕那些官爺還會再來,這不是你們久留之地,你們還是快些尋個別的地方避一避吧!」

青儷走上前,用目光示意李瀛,顯然她也覺得此處不安生,不宜久留。再待下去,難保不會被看出身份,到時候只會牽連黃大娘一家。

「也好,」李瀛道:「我們明日便走。」在離開之前,她有個東西,能讓黃大娘一家不被滋擾。

她從衣袖內取出一物遞給黃大娘,剝去裹在上前的布料,露出半尺清寒的雪白,刀身刻著一處族徽,這是謝雪明蹀躞帶上的佩刀。

那日承露閣起火,她便是用此物斬落門外枷鎖,破門而出。從那以後便隨身攜帶,一直不曾離身,甚至帶進了靈柩中。

左右她也不想和謝氏中人扯上關係了,這柄佩刀,就留在潼關吧。

黃大娘長於鄉間,了解最深的便是鋤禾所用的鐮刀鋤頭,於武官所用的寶刀所知甚少,但不妨礙她一眼便看出這是一把鋒利的好刀,有金玉之質。

她遲疑地接過刀,不敢相信鎬京來的女郎竟輕易地把這樣的寶物贈給她,嘴唇囁嚅:「娘子,這,這……我實在受之有愧」。

李瀛平靜道:「大娘,你把這把刀懸在屋檐下,外出種田鋤禾,便帶著刀去,必定無人敢來滋擾。」

黃大娘摩挲著上面精緻的族徽,心裡明白這必定是某個世家大族的徽記,有了世家寶刀坐鎮,他們一家便再也不怕衙門生事了。

黃大娘夫婦連連道謝,忙不迭地將寶刀掛在庭院碧瓦上,雪白的刀身輕晃,在夜色中閃動一線粼光。

李瀛見此,便和青儷回到東廂房歇下,青儷撥弄草燈中剩餘的油燈,將火光撥得亮了一些,放在靠近門前的杌子上,以便看清外面的情形。

「娘子,」青儷道:「明日一早,咱們就得離開這兒,另覓落腳之地。潼關是本家曾經的轄地,多的是李氏中人,不宜久留。」

李瀛想了想,道:「明日我們便坐船走,南下江左。」她的聲音壓得很低,顯得有些朦朧:「快睡吧,明日還得僱船,再尋一隊鏢師,護送你我二人南下。」

雖然眼下世道還算太平,她和青儷兩位年輕女子,在外行走總歸不方便。若是今日那

衙役鐵了心要誣陷她們為逃犯,按照現在的情形,只怕難以脫身。

青儷點了頭,身處農家田舍,四面響起微弱的蟬鳴,一聲連一聲,仿佛連綿不絕。

聽著聲聲蟬鳴,她緊繃許久的意識逐漸放鬆下來,也便慢慢睡著了。

翌日卯時,李瀛和青儷早早起了身,簡單梳洗過後,並未驚動西廂房還在熟睡的黃大娘夫婦,悄悄離去。

潼關的廛里很是熱鬧,街道上幡旗飄揚,游販背著高疊的竹屜籠,籠裡面餅飄香,扯著嗓子走街串巷地叫賣。

李瀛叫住游販:「給我來五張餅。」游販喜笑顏開,連忙打開竹屜籠:「好嘞!」

前方驟然傳來馬匹嘶鳴聲,循聲望去,是一位衣著樸素的青年郎君,騎在鐵驪上,掌著馬韁,不疾不徐地繞過人群。

青儷望了一眼,瞳孔驟然一縮,來不及說什麼,驀地拉住李瀛的手,將她拉到道路邊緣,閃身躲進路邊一處成衣鋪。

樂呵呵卷好了五張烙餅的游販一抬頭,卻不見了兩位主雇,不由四處張望起來,口中呼喚道:「餅好了!兩位買餅的娘子,你們去哪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