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建安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易顯聽言猛地抬起頭,瞬間汗流浹背。

輿轎上的帝王一身九龍金繡袍服,烏黑的長髮由一根明黃色的冠繩束起,頭戴紫金冠冕,鼻樑高挺,輪廓流暢,狐眸下的美人痣陰柔且多情,沐浴在赤暖的夕陽下,俊美無鑄。

然而此刻他卻無心欣賞——

歷年來,地方巡撫只有節制將領的權力,並無實際兵權,若想調動軍隊,還需兵部的回文,可朝廷近期並未收到兵部的啟奏,他的這些衛兵從哪兒來?

很顯然,皇帝懷疑他豢養私兵。

易顯很清楚,豢養私兵則無同於謀異,而他貪歸貪,卻從未起過造反的念頭。

遂俯身倉皇道:「回陛下,午時一過,下官便聽聞臨朐縣有惡吏作亂,帶上官兵便趕了過來,而在下官帶過來的這些人當中,大部分都屬於綠營軍,乃巡撫直轄兵衛,至於剩下的那些人,則是下官從都指揮使司那邊借來的。」

他微妙地頓了頓,顯得有些心虛,聲音卻極為高亢——

「陛下明鑑,下官之所以召來恁多人,乃是怕那惡吏趁亂作惡,傷及無辜,絕無反叛之心啊!」

黎靖北並未理會他的解釋,只反覆咀嚼著他口中的「惡吏」二字,眸中笑意乍現,卻似噙著寒光。

「聽易大人的口吻,那『惡吏』……指的莫非是朕親封的監察御史章寒英?」

皇帝特意用了「朕親封」三個字,易顯並非聽不出其中的維護之意,然他和章寒英之間已然到了魚死網破的地步,為防留下後患,只能硬著頭皮道——

「陛下容稟,章御史所犯之罪有二。」他伸出兩根手指。

「其一,在馮知縣明確表示過官印丟失的情況下,她堅持開倉放糧,先斬後奏,藐視朝堂規矩,此為瀆職。而根據《咸南律》規定,凡官員監守自盜者,超四十兩銀子便可判斬,而今日從臨朐縣的糧倉發下去的糧食足有千餘石,章御史此舉,死不足惜!」

「其二,她假借內務府令牌狐假虎威,冒充陛下名義行忤逆之事,此乃欺君!」

易顯聲音激昂,黎靖北卻不為所動,鳳眸微彎,看向另一旁斂衽而立的青衣女子。

「易大人所說的第一條罪證,於朕來看委實算不得什麼……」

他的目光直勾勾地盯著唐瓔,炙熱而滾燙,話卻是對著易顯說的。

「歷年來,凡十三道監察御史皆享有一項特權——即『大事奏裁,小事立斷』,是以朕私以為,章御史此行無差。」

易顯垂眸,默然捏緊了拳——

御史的權力他自然清楚,至於「先斬後奏」是否屬於「小事」,皇帝說了算。

看來這個章寒英,聖上是保定了。

思及此,他咬緊了後槽牙,胸口如巨石碾過,就連手心也開始冒汗。

「至於第二條的欺君之罪,則更屬於無稽之談了。」

頭頂上方,九五至尊的聲音還在繼續,他令康婁從唐瓔手中取過令牌,遞給易顯。

「易大人再仔細看看。」

易顯顫抖著手接過,依言細瞧了一番之後,頹喪地閉上了眼。

唐瓔好奇湊近,細看之下,亦是一怔。

銀虎令還是那枚銀虎令,無論制式、用料、還是做工,皆出自大內,而與原先那枚不同的是,銀塊四周多了許多凸起的點,「令」字右下角還有一個下凹的半圓弧花紋,其上刻了一個十分細小的「赦」字。

這些變化原先都是沒有的,唐瓔也從未將令牌借出去過,一年來始終貼身存放。

那麼唯一的可能,便只能是在她受刑後,宿在華音殿的那段日子被人調換的,而皇宮自來守衛如林,戒備森嚴,有權調換的人是誰,不言而喻。

思及那晚和古月的對談,唐瓔眸中閃過痛色,心中憂懼漸起。

君恩難承,她是真的不想讓黎靖北再對她好了,不然她怕她會……

因唐瓔始終垂著頭,黎靖北並未察覺到她微妙的表情變化,須臾,他忽而語調一轉,沉聲宣布道——

「寒英,良吏也,釋之,以為牧民者勸!」【1】

「再者……」他睥睨著地上的易顯,神態冷峻,聲線沉肅,「朕的巡按,還輪不到你來問罪!」

此言一出,以許明月為首的百姓們紛紛以頭搶地,振臂高呼——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在一片片震天的呼喊聲中,唐瓔終於醒過神來,她一撩官袍,方欲效仿之,又被黎靖北扶了起來。

溫暖的手掌覆在她纖細的腰肢上,一傾身,她猛然對上那雙熱切而熟悉的狐眸——

「陛下,我……」

呼吸流轉間,連她自己都未曾察覺到,她的自稱從「臣」便成了「我」。

黎靖北只是笑看著她,妖冶的瞳眸中精光閃過,頭上的冠繩似有若無地擦著她的耳垂,看到她的耳尖微微顫了顫,輕笑一聲,嗓音如幽魅般蠱惑——

「走,陪朕赴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