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建安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九娘盜信是在她留宿南陽宮的次日一早,她要回信則是在隔日一早。

就那一日的疏忽,莫非中間出了什麼差池?

唐瓔心中憂慮,不敢再耽擱,當即便對小吏道:「我這就過去。」

將將過大理寺的大門,她便馬不停蹄地趕去了董穹的值房。

她原以為董穹召她過來是為謄本一事,結果人家壓根兒沒朝那方面想。

「我著人查過了,那日去黃梅山鬧事的敲鑼老者名叫劉起民,興中人氏,早年間曾受過馮司正的救濟,多年來一直感恩在心,未曾忘懷,此來建安也是為了馮高氏的死,想著向今上討個公道……」

說起黎靖北,董穹看了她一眼,續道:「這些與他本人所述一般無二,然而跟他一同鬧事的灰衣青年卻是一群宿在九回坊的流民,聽口音,不是本地人,更不是從興中那邊兒來的,倒像是……」

他抿了一口茶,將桌上的公函遞給唐瓔,眼神變得意味深長,「錦州那邊來的……」

唐瓔愕然,「錦州?」

此地毗鄰興中,她年前跟黎靖北才去過,是舒太妃的歸隱之所,也是……千秋閣的據點。

這麼巧嗎?

董穹點點頭,神情肅穆,「還不確定此事是否同福安郡王有關,只知那群人進京時走的是天津衛,並非從興中而來,乃是錦州,通關文牒顯示也,他們是結伴來建安城做生意的。」

唐瓔凝眉不語,片刻後,又問:「您為何跟我說這些?」

董穹咳嗽一聲,「那日劉起民在黃梅山鬧事時,章大人不是也在嘛,您既是目擊證人,有些事兒……咳咳……還是得知會您一聲的……」

可說到底……這些事兒也不是她該知道的,畢竟董穹效忠的人,是天子。

唐瓔明白,他在賣乖討巧。

昔日在東宮,董穹曾力薦太子廢妃,除真心為太子著想外,多半也是看在鍾謐的面兒上,而而今他會如此,也不過因著她有權有勢,且得天子寵愛。

唐瓔看得透徹,董穹卻不知她所想,線縫兒似得小眼睛笑眯眯地望著她,一副真心為她著想的模樣。

過了半晌,見她不搭腔,又提議道:「劉起民此刻就關在大理寺獄,章大人若是得空,可去看看。」

唐瓔卻說不用,面兒也掛著一絲不苟的笑。

「不必了,多謝大人好意。」

董穹給她的信息已然足夠,劉起民不過是個小角色,她要審也審不出什麼,況且黃梅山毀謗一事充其量也就是個導火索,她無意深究。

眼下她還有更大的魚要抓。

三月廿。

草長鶯飛,萬物回春,稀鬆的春泥中逐漸有綠意冒出。

在這般和煦的時節,興中邊境卻持續性遭到流寇騷擾,兵部尚書黃義忠幾度帶兵前往鎮壓,卻不妨敵人狡兔三窟,行蹤不定,始終無法全面清剿。

與此同時,關於天子的謠言暴起——

興中地域敏感,位於咸南與北梁的交界處,更有不少梁人世代定居於此。黎靖北下旨捐物一事終究引起了咸南民眾的不滿,更有甚者,甚至謠傳他仗著自己北梁皇室的身份,蓄意勾結梁人,意圖合併兩國,將本該屬於咸南的利益讓渡給北梁。

此舉亦引起了北梁小皇帝的忌憚,先是幾番派使臣前來試探,後又令人假扮成商賈,以通商的名義在邊境處頻頻騷擾。

黃義忠被這些小動作搞得煩不勝煩,眼睛一閉,就在朝會上大吐苦水。

「陛下,臣無能啊!」

他雙膝跪地,端的是一副請罪的姿態,一張黢黑的臉漲得通紅——

「北梁那黃口小兒,慣會玩些陰的,大的動作不搞,也就敢在半夜敲鑼擾民,又或是往物資的木箱上潑潑糞水……」

他長嘆了一口氣,續道:「這般不痛不癢的滋擾之舉,臣若貿然出兵鎮壓,恐會引起不必要的騷亂……」

大殿上,眾人聽後簡直嗔目結舌,先是靜了一陣,隨後更是議論紛紛,一片譁然。

天子卻始終是一副淡然的模樣,待丹陛下的喧譁聲稍稍降下去後,突然下旨——

「朕欲御駕親征。」

大殿上再次陷入死寂,諸臣工耳觀鼻,鼻觀心,皆不明白天子為何會為這等小事大動干戈,再扭頭看向隊列前排的幾位朱紫大員,不由心下一驚——

不論是七卿,還是內閣眾人,

皆面色如常,亦無一人出聲置喙,顯然對皇帝的決斷早有察覺……

望著高座上那張沉肅而柔美的臉,眾人再次心中一凜——

曾經那個屢受掣肘的東宮太子,終歸還是將咸南的天下變為了他的一言堂,若說唯一能掣肘他的……

他們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前排的緋袍女官,眸光微閃。

想必也只有那位御史大人了。

辰時,曦光熾盛,那道陰柔的聲音再次從丹陛上響起,帶著不容抗拒的威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