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上前看了,贊道:「久聞妙善公主詩詞歌賦俱精,琴棋書畫皆會,今日一見,果然不凡。」
觀音菩薩原身是妙莊王的三公主妙善,獻眼獻手替父治病,孝感天地,飛升成仙。
菩薩笑道:「久不以凡物作畫,生疏了。」
她提筆運腕,在竹林里添了只金蟬,蓮池上加了只青蛙,纖毫畢現,栩栩如生。
黛玉看了,忍不住也有些技癢,笑道:「花上無蜂蝶,如何顯出花香?」
菩薩指著筆架,笑道:「請!」
黛玉提筆蘸墨,在花瓣上方畫了一隻飛蝶,兩扇翅膀欲闔未闔,觸角將探將收。
菩薩點頭贊道:「甚妙!蝴蝶見到花時,確是這般模樣。」
她又畫了架鞦韆,語氣懷念:「當年,我與姐姐們常在此玩耍。有一次,姐姐們要撲蝶兒來玩,我心生不忍,承諾做兩隻蝴蝶風箏來相抵。」
「風箏還沒做好,姐姐們就都出嫁了。」
黛玉道:「菩薩悲憫眾生,真乃菩薩心腸。」
菩薩被她一本正經的玩笑逗得樂了,擱了筆,道:「我初成仙時,就與今天的你一般,遇見可憐可憫之事,必然出手相助,遇見不公不平之人,也會怒眉喝罵,抗爭到底。」
「千年過去,萬年過去,靠著一腔孤勇惹惱了不少人,也蹉跎了許多事。然後,我才發現敵人愈多,能辦成的事兒就越少,受苦的人便只得受更長的苦,」
她走至黛玉面前,輕撫那展翅欲飛的蝴蝶,道:「漸漸地,我也學會了和光同塵,與時舒捲。」
黛玉道:「晚輩也願意和光同塵,只要這光這塵莫遮蔽了眾生。」
菩薩笑道:「光照大地,塵生厚土,本就是自然法則,誰也改變不了。」
「譬如這取經大計,靈山固然向南贍部洲傳遞了香火,但弘揚佛法本身是沒有錯的。南贍部眾,乃至取經路上的芸芸眾生,皆是取經受益人。」
黛玉道:「傳經東土是功在千秋的大計,晚輩自然十分贊成。但沒有一個無辜生靈,該為別人的大計付出代價。」
菩薩點頭:「此言有理,我們會考慮。」
窗外,傳來脆生生一聲呼喚:「兩位小姐,取經的和尚來了!」
菩薩答應一聲,向黛玉笑道:「走吧,妹妹!」
她走至門口,忽回身道:「那黃風怪,在峨眉山呆的還習慣嗎?」
黛玉脫口道:「黑熊精的禁箍,戴的還合適嗎?」
靜默片刻,兩人相視一笑。
菩薩搖頭:「你呀你,這般不肯吃虧的性子,將來怕是要吃大虧的。」
第63章
黛玉跟著菩薩,出了房門,正遇著文殊變的二小姐愛愛。
三位小姐你謙我讓,親親熱熱走至窗外,像凡間好奇天真的普通女孩子一般,擠在一起偷聽。
聽黎山老母化的婦人如何坐山招夫,那唐僧師徒如何應對作答。
與原著相比,七魂六魄俱全的金蟬子說話就有趣了許多,不止拒了婦人的招婿邀請,還反客為主,大力遊說婦人出家信佛。
婦人說上一句,他便有十句等著:「女菩薩,穀米金銀、綾羅綢緞皆有盡時,脫**之苦,得靈魂之安才是永恆吶!我佛大乘教法,能渡難人脫離苦海,可修長生不老。女菩薩若能皈依我佛……」
黎山老母素來溫厚內斂,雖然提前準備過,也不是這位靈山辯經名家的對手。
悟空笑嘻嘻地站在一旁,不時替他師父捧哏,偶爾蹦出一句犀利言辭,比他師父的還難以招架。
婦人左支右絀,即將敗下陣時,幸而那八戒不負眾望地跳出來幫腔,才勉強將戲唱了下去。
黛玉聽得暗暗好笑,透過窗欞向內瞧了一眼,冷不防與一雙星子般的眼眸對上,正是悟空。
她忙後撤一步,卻正撞在文殊身上,忍不住一起笑起來,聲如銀鈴。
房內八戒立時按捺不住了,嚷著要出來拜見「諸位姐姐」,被悟空一把拉住。
黎山老母戲已做完,假作惱怒,摔了房門出來,向她們使了個眼色:走!
四仙便依先前安排,一起走到後院去賞菊遊玩。
黎山老母笑道:「這唐僧好利的一張嘴,再說下去,我都要剃度出家了呢。」
文殊笑道:「他還是金蟬子時,滿靈山的佛陀也辯不過他一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