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紅樓同人] 當紅樓女兒進入其他名著世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無需驚動賢夫人!」劉備忙搖手道:「依先生昨日之言,備還需趕回去整備軍隊,調遣大將,須臾耽誤不得。」

諸葛亮又是感動又是好笑:「送禮物這種小事,主公遣人來辦就是了,何苦還要這樣來回奔波?」

劉備正色道:「先生的事,便是備心中第一大事,如何能假他人之手?」

他走出兩步,又回頭道:「待後日借了兵,先生切莫自行前往新野,待劉備再親自來接。」

諸葛亮哭笑不得:「主公拳拳之心,亮已明白,切勿再對亮如此禮遇。」

劉備語重心長道:「並非單純禮遇,後日你要在景升兄面前助我借兵,倘若事後他知你早已跟隨我,難免會惱你與我共謀詐他。」

「以後親戚再見,多半要難堪。」

「還是待我隨後再來請一次,那時先生再喚這聲『主公』吧。」

劉備走後,諸葛亮佇立院中,久久未動。

寶釵拿著一件鶴氅出來,為他搭在肩頭,笑道:「感動得要落淚,對不對?」

諸葛亮仰首望天,待眸中乾淨,才低首笑道:「一點點吧!」

寶釵也不戳破他,舉目望向遠方,時間雖然提前七年,可三顧茅廬終究還是陰差陽錯地要湊齊了。

以後的歷史,當真能夠徹底改變嗎?

第103章

第三日,寶釵與諸葛亮前往襄陽城去拜見蔡夫人。

蔡夫人對小夫妻的態度極為熱情,不僅設宴招待,還請諸葛亮幫忙查問劉琮的功課,一副當時就要留下臥龍先生給劉琮當先生的架勢。

諸葛亮也不推辭,當著蔡夫人的面給劉琮講起兵法,直接引用了最近的官渡之戰,並道:

「曹擦,當世之梟雄,麾下智謀之士不計其數,所屬青州兵勇不可擋,便如雄踞北方的一隻猛虎。」

「在官渡大勝後,曹軍銳氣正盛,此時若有誰不知死活前去撩動虎鬚,必被一口吞食。」

他講解生動,又以小孩子最喜歡的動物做比喻,不僅小劉琮聽得興致盎然,就連蔡夫人也連連點頭。

午宴過後,劉表回到了內宅,眉頭深鎖。

蔡夫人再三探問,才知劉備今日求見,拿出拓印的衣帶詔,痛哭流涕,願以妻小相抵,借兵一萬,前往襲取許都。

劉備態度堅決,立誓若勝,戰果併入荊州,若敗後果有其一力承擔,絕不牽扯荊州。

又有公子劉琦在旁相勸,為其力保,劉表只得答應考慮一、二。

蔡夫人聽得此言,忽省起諸葛亮的撩虎鬚之言,心下不由一動。

劉備自到了荊州,廣布仁德,遍收人心,又與劉琦交好,在荊州愈久,便愈是劉琮上位的障礙。

蔡氏早欲除之而後快,此時忙道:「既然劉皇叔如此有信心,不如就借他兵馬,但不許他打荊州旗號,倘若兵敗也切莫引來禍水就是。」

劉表依然籌謀未決。

蔡夫人大急,提議道:「常聽人說『得臥龍,天下寧』,如今臥龍先生就在家裡,何不向他請教?」

劉表聽說,忙派人去請諸葛亮。

蔡夫人藉口更衣,搶先一步找到諸葛亮,請他務必勸劉表借兵給劉備,督促劉備早日去襲取許都。

諸葛亮假意為難,在蔡夫人多番鼓動下,才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待見了劉表,諸葛亮道:「若劉玄德取下許都,向北可做抵禦曹軍的屏障,向南可與荊州同氣連枝,向西可防劉璋,向東可拒孫策。勝,則對荊州有百利而無一害。」

劉表嘆道:「曹操勢大,即便他已帶人北征袁氏兄弟,許都仍鎮守著本部精銳,豈可輕取?只怕打虎不成反被虎傷,禍延荊州,恐怕重現徐州舊事矣。」

「且交州牧張津屢次作亂,此也不是作戰之機。」

諸葛亮笑道:「明公若不願受劉玄德連累,可不借兵給他,專心南邊平亂即可。」

劉表嘆道:「玄德公捧出衣帶詔,我乃大漢宗室,豈能視而不見?」

諸葛亮笑道:「明公不借給他一萬兵,可看在同為漢朝宗室面上,直接送他五千兵,言明人情兩清,以後是敗是勝,皆與荊州再無瓜葛。」

蔡夫人在內室聽得此言,愈發深以為然,待諸葛亮走後,立刻出來再勸劉表。

劉表終於下定決心,撥五千兵給劉備,另將新野暫借劉備屯軍,此後勝敗,皆不須向襄陽稟報。

諸葛亮見計成,立時找了藉口攜妻返回隆中。

回到家,寶釵替他打點行裝,手撫新作的冬衣,久久未動一下。

諸葛亮在她身邊坐下,握住她手道:「帶我們在樊城安定下來,就設法回來接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