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這些官僚死不死的,有什麼要緊。
總歸他們也不無辜,夫人在他們轄下出了事,以王爺的性子,就算冷靜下來,這些人也不會落不了什麼好結局。
這會兒死了,或許還能不牽連家小。
第214章
這會兒死了,或許還能不牽連家小。
反正邊關小城,死幾個人乃常事,不會傳到京城去。
退一萬步說,就算傳去了,也不要緊。
能給王爺泄憤,是他們的福氣。
很快,魯城這座府衙內慘叫聲、求饒聲,喊聲震天。
動靜之大,叫不少路過的百姓聽的驚駭不已。
……這是出了什麼大事?
然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一天之內,貫穿幾座城池的大陽湖所有渡口都被封鎖,不許任何船隻通行,就連這幾天內經過了這片湖域的船隻、漁民,甚至是路過渡口的百姓,也都被捉來審問。
有些船隻目的地並不在魯城,也絲毫沒有嫌麻煩,有副將親自領兵追了過去。
就在當天夜裡,靠近大陽湖邊的村子裡的村民們都隱隱聽見一些動靜。
有些膽大些的偷偷往外看,就看見不遠處的湖面上停了一艘巨大的樓船,有沖天的火光自甲板上亮起。
借著火光,能清晰看到船帆被狂風吹的嘩啦作響,而甲板上密密麻麻全是跪著的人。
他們被縛住手腳,堵住嘴,像是下餃子般,被一個一個丟進冰冷的湖裡。
足足一百多人被沉了湖。
這事並沒有特意掩人耳目,所以第二天消息便開始瘋傳。
再結合上頭傳下所有渡口被封的命令,哪怕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大陽湖上絕對出了天大的事。
各式各樣的傳言不絕於耳。
有說是某位大人物的家眷在這兒出了事。
有說是湖底發現了什麼寶物,所以才有那些將士們日夜不停的打撈。
更有甚者,說是金國那邊派了許多細作過來,被抓了一批,已經填了湖,但還逃走了幾個狠角色,上頭這麼大費周章是為了抓捕細作呢。
總之,消息越傳越誇張。
沒兩天,隔壁賀州也熱鬧起來。
李氏一族在賀州是鼎鼎有名的巨富之家,都說富不過三代,他們家卻傳承了百年有餘,枝繁葉茂,連帶著旁系在內,足足有近千人。
他們左右逢源,上頭孝敬官府,下頭打點匪寇,只有手無寸鐵的百姓們可以任由欺辱,反正錢財在手,他們無往不利,生意也是蒸蒸日上。
李家某個公子曾經在酒桌上笑言,自家這樣的家族,大概只有金軍破城才會毀於旦夕。
否則就算是遇上揮霍敗家的子孫,也足夠敗個好幾代,還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然而,金軍沒有攻打進來,李家卻毫無徵兆的迎來了破家之禍。
鳴風親自點了兵馬去賀州,一日之內,這近千口的的大族,徹底消失。
是徹底消失。
不止是人丁,而是包括所有有關於李家的牌坊、刻碑、撰記、甚至是縣誌上的記載都被抹去姓名。
賀州李氏一族不復存在。
或許若干年後,會有老人還依稀記得,自己小時候,賀州城裡有個風光一時的李家。
但也僅此而已。
不會有任何記錄他們曾經存在過的憑證。
這些消息,謝晚凝是在離開魯城大半個月後才聽說的。
彼時,她已經不在北地,而是已經踩在了南方的地界。
甚至一個人在路上,過了除夕和元宵節。
第215章
汴州。
元宵剛過,這座南方小城的寒意半點沒有消融,還因著下了半個月的雨,陰寒之氣愈濃,仿佛能浸入骨髓。
謝晚凝在這裡落了腳,停下了大半個月的奔波。
也是在這裡,她聽見了北方那邊傳來的消息。
——駐守北疆,連番大勝,將金賊打回老巢的鎮北王舊傷復發,性命垂危。
大汗百姓,就算是地里刨食吃的農民,聽見邊疆戰事也都會留意一耳朵,對陸子宴不說有多了解,但這個名字確實如雷貫耳。
幾乎人人都在議論此事。
這也就導致,謝晚凝都不需要特意去打聽,就能將傳播到沸沸揚揚的消息盡數入耳。
因為傳過來的消息不知道經了多少人的口,各種說法不一,謝晚凝作為當事人自己刪刪減減,勉強理了個通順。
鎮北王有一位放在心尖尖上的未婚妻,兩人青梅竹馬多年感情,且婚期將近。
結果那姑娘外出時出了意外,疑似落進了大陽湖裡,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這位戰無不勝功勳卓越的少年將軍痛失所愛,牽動舊傷復發,吐血昏厥過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