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夜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清蘊認真凝視少年,似在確認他有沒有說謊,直到他被看得再度紅臉出汗,點頭道:「好在你拿了出來,此物在你身上,只會招來禍患。」

她沒理會阿飛想憑此留下的想法,繼續擺手讓白芷帶人離開,並私下吩咐,著人暗中觀察他一段時日。

彭掌柜毫不意外她的決定,給主子做事,重要的從來不是對錯,而是忠心。阿飛在這件事上二者都不占,夫人絕不可能留他。

「嚴管家那兒,夫人準備如何?」

「他畢竟是柳府管家,暫時不要接觸。」清蘊道,「官府那兒我會派人去說,讓他們按事實判,可以賠一些銀子,但不能讓對面占理。」

彭掌柜點頭,「我也覺著該是這樣。」

他很識趣,絲毫沒問信封和印章,和清蘊口頭上把緊急的事了結了,就告退離去。

這場見面沒超過半個時辰,天色依舊很早,清蘊在廳中把那封信又看了遍才回月舍。

算起來應該還有時間去郊外,結果剛看見李秉身影,就聽他說,「母親剛剛著人傳話,說今年陛下特准府中眾人進宮給貴妃慶生,就在明日。」

第19章 進宮

李貴妃身處尊位,為人卻很低調,每年生辰都是在自己宮中擺小宴,邀幾個嬪妃聚會就作罷,今年也是這個打算。

建帝想一出是一出,剛冒出的主意,轉頭就讓司禮監傳話,頓時讓國公府忙碌起來。

清蘊初次進宮,趁女使們備禮的當口,請教李秉真關於宮中行走的忌諱,話題由此延伸,提起建帝後宮。

建帝登基十年,後宮只有二三十嬪妃、兩位小公主和一位皇子,稱不上熱鬧。

李貴妃經歷的後宮傾軋之事也很少,基本不用擔心。

造成這種局面有多重原因,主要有兩個。

建帝及冠當年承嗣,在那之前還沒娶妻,子嗣也無從談起。他在潛邸時,本有位先皇后定下的太子妃,可惜天妒紅顏,此女在成婚前三月病逝,緊接著建帝即位,時間匆促,便沒再選正妻。

此事一拖再拖,後位始終空懸。

再則是,建帝登基的前五年,朝堂內憂外患交加,他忙於國事,根本無暇顧及後宮,三年一次的大選也改了規矩,變成五年一選。

先帝駕崩前,朝內已經天災頻繁,流民起義四起,朝外躂虜倭寇侵擾,煩不勝煩。

當時蒙古部落統一,勢力空前強大,想趁建朝政事交接混亂之際偷襲大同,被得知消息的建帝親自領兵擊退。戰事持續數年,胡虜一度南下,和倭寇一起侵襲江浙等地。這事說起來,連清蘊都有印象。

建帝調兵遣將,先鎮起義再壓倭寇,蒙古那兒則以互通貢市為策,和他們達成息戰協議,建朝得以休養生息。

經此種種,所有人都認為新君雄才大略,有明君相。誰能料到,才幾年的功夫,他行事就越發隨心所欲、難以捉摸了。不僅在朝堂上有意分權,平時也會突然干出一件震驚朝野的荒唐事。

當然,後面這些不是李秉真所言,而是清蘊根據見聞推測。

「祖母身體不便,那我明日就和母親、郡主一起進宮,你和父親則在下值後同往承乾宮?」

李秉真建議,「你那兩位女使行事都很沉穩,但明天最好帶上春分,她曾隨我進宮,認得些人。」

清蘊採納了他的提議,提前囑咐過春分,翌日一早便去廳中等待大長公主。

李貴妃信佛,不喜奢靡,她就選了自己調製的一味香作生辰禮,叫北苑名芳。此香最適合寒冬,燃起來有股幽蘭之韻。除此之外,還備了味道相似的香膏。

準備禮物時,清蘊只在手上過了一遍,沒想到大長公主嗅覺出奇靈敏,剛上馬車就看著她,「擦的什麼?好香。」<="<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