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夜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們新婚燕爾,行夫妻之禮乃天經地義,但……

思及張穎的叮囑,交纏廝磨許久,李秉真最終也只能俯身抱住清蘊,極力平復深處躁動,唇畔輕輕嘆出一聲。

「今日方知,何為情難自禁。」

第22章 「混帳東西!」

東風解凍,散而為雨。

清蘊整夜好眠,醒來才發現臨窗那張小桌被溜進的雨絲淋濕,隨意丟在上面的外衣也被浸了個透徹。那是絲綢所制,沾水就沒法再用了。

春分看見時驚訝地哎了聲,夫妻倆掠過一眼,都沒說話。

為什麼會這樣,他們心知肚明。

昨夜……實在有些忘乎所以了。

默契地忽略這件事,二人用過朝食,同去向太夫人請安。

這趟請安隔了三天,按理來說太夫人會在屋子裡見他們,卻被婆子告知人從昨晚到今早都待在佛堂里。

她壓低聲音,「昨夜裡那位渾身血淋淋地來老祖宗這兒,一盞茶的功夫就走了。老祖宗留不下人,轉頭就進了佛堂,至今沒歇呢。」

婆子說的那位,無疑是李審言。

他倒很有精力,拖著不及時救治很可能要廢棄的手到處轉悠,還往國公府走了趟。如今人不在這兒,不知下次回來又是什麼時候。

再看太夫人,快七十的年紀了,還能在佛堂連續誦經五六個時辰,都不知該說身子骨硬朗還是愛孫心切。

從這點細微之處就能看出,她面上對李秉真李審言都很平淡,但內心更在意的是後者,畢竟李審言和他生母是在太夫人膝下長大,這種情分任何人都無法代替。

李秉真一聽就了解情況,想來這種事也不是初次,嫻熟地吩咐,「看著些,記得催祖母歇息,備好藥湯老參,也讓夏大夫隨時候著。」

「世子爺放心罷,時刻守著呢。」婆子恭恭敬敬地把兩人送到院外,等人走遠了才直起身子,忍不住嘆了口氣。

公府里主子算起來不過七個,「派系」倒分得多,同件事還得琢磨該瞞著哪個、如實稟告哪個。要不是世子爺和世子夫人在府里算最寬和的,她壓根不敢說昨晚這茬。

二公子身份太敏感,太夫人的心頭寶,大長公主的眼中釘,府里的人總不知到底要恭敬還是疏遠。

要她說,老祖宗越老越糊塗,就這光景,還不如早早讓二公子自個兒出門立戶來得自在呢。

得了婆子的話,夫妻倆走出院子,還沒決定好是否要去看望大長公主,迎面又撞上急匆匆行走的徐嬤嬤,滿臉笑意不止,瞧見他們才勉強停下,嘴邊冒出「大喜」兩個字,「世子,世子夫人,大喜啊,咱們宮裡的娘娘有孕了!」

連珠炮似的吐出這句話,緊接著說:「我得趕緊把這事告訴殿下,兩位主子,這廂就先失禮了。」

眨眼間,連身影幾乎都瞧不見了。

這應該是昨兒暈倒後的事。清蘊看向李秉真,他臉上卻沒出現什麼喜悅之色,反而若有所思地出神了會兒。

嬪妃中有家世的當然不止李貴妃,柳閣老的侄女如今也掌管一宮,居於妃位。雖然位份不及貴妃,可她膝下有位年五歲的小公主,兩人某種意義稱得上旗鼓相當。

後宮諸事,幾乎都以這二人為首。

如今李貴妃傳出有孕,又不知要引起多少風浪。

拍了拍清蘊的手,李秉真道:「母親又要進宮一趟了。」

**

李秉真說得不錯,得知進宮多年的女兒有孕,無論此前多麼氣盛,大長公主情緒瞬間好了大半。李審言佞幸不佞幸往後再提,這件事必得擺在首位。

備了兩大車禮,精心挑選兩位擅藥理之道的婦人,大長公主便再次進宮了。

這一回,沒有齊國公父子,沒有李琪瑛,她僅帶了清蘊一人。

大約是見兩人上次相談甚歡,大長公主道:「女子生育是大事,婉儀又在宮裡,這時候難免緊張。我和她總難說上話,你們二人算是同輩,更方便談心,麻煩你幫母親多寬慰寬慰。」

對待自己的三個兒女,她無疑都是真心疼愛,縱然方法各有不同,初心都很一致。

清蘊應聲說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