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夜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沒能繼續待下去,直接跳下了樹。

**

齊國公府擺家宴的同時,柳家也辦了場小家宴,為柳閣老慶五十八歲壽辰。

因不是整壽,柳閣老也不想高調,就只請了家裡人。

王宗赫作為柳閣老准孫女婿和器重的下屬,也在受邀之列。

柳晚的父親是柳閣老幼子,她又是家中最小的姑娘,本身就在柳閣老這兒備受寵愛。在家宴上,柳家人感覺,這位準孫女婿的地位竟比長孫還要更高一些,座次被安排得緊貼閣老,惹得幾個孫子都酸溜溜的。

但即便沒有柳閣老,王宗赫本身的家世、才華就足夠出眾,單獨拎出來,京中確實沒幾個世家子弟能比得過她。

柳閣老到這個年紀,在家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考校小輩,兒子們大了,注意力就轉到孫子們身上。

喝過幾杯酒,他指節敲在黃花梨桌面上,突然笑了下,「我在吏部待了這些年,你們平時耳濡目染,應當對吏部的事有所了解。」

孫子們立刻繃緊頭皮,知道老爺子要提問了。

「今日問問你們吏部銓選章程。」柳閣老微笑道,「若山西道監察御史突發急病亡故,當如何遞補?」

「回祖父,依《天澤銓法》當由都察院會同吏部考功司......」長孫柳文靖答得還算流暢,「三品以上需經廷推......」

他答完了,柳閣老沒點評,看向其他孫子。

有人效仿大哥柳文靖,內容答得差不多,只用詞不同。有人磕磕絆絆,不知所云。也有人直接低頭說不清楚。

柳閣老又道:「若亡故的是景德六年進士呢?」

柳文靖愣了會兒,額角滲出細汗,不知此問何意。

他在柳家孫輩中學問最出色,對此都一時找不到思路,其他人就更別說。

柳閣老自然而然轉向王宗赫。

王宗赫思索片刻,道:「景德六年殿試由先帝親策,同年中現有七人任監察御史。若突然病故,當優先調任同科進士,方可避免結黨之嫌——正如三年前漢陽知府丁憂時的處置。」

「接著說。」

「下官見過此類案卷。」王宗赫道,「天澤八年景州監察御史墜馬身亡,吏部選了他同年的滄州知縣替補,結果那人竟是御史表侄的姻親。故而下官以為,當查清門生故舊,再......」

柳閣老:「若讓你選人接任,要考量哪些?」

「一察籍貫,二核師承,三驗任地。」王宗赫語速漸快,"譬如不能選祖籍山西道者,不可用與前任有同窗之誼者,最好調任過三個行省......"

柳閣老耐心聽完,目中讚許之意愈盛,最後頷首,「那些卷宗沒白看。」

隨後對孫子們道:「克衡不比你們年長几歲,勝過你們的不僅是天資,更因他勤勉。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可記住了?」

小輩們齊齊應聲。

其他人怎麼想不清楚,柳文靖是當真佩服王宗赫,思及對方就快成為自己堂妹夫,更添親近。

王宗赫顯露才能,柳晚父母十分高興,越看準女婿越滿意。

柳母私下叮囑女兒,萬不可在對方面前使性子,婚期還有一年,讓她在這段時間和王宗赫好好培養感情。

柳晚聽得不耐煩,面上嗯嗯應聲,內心很是敷衍。

在堂姐柳照把茶水灑到自己衣裙時,柳晚斜睨她一眼,也不管她是故意還是不小心,乾脆借這個機會離席更衣。

秋夜生涼,走到廊下時,柳晚抬首望了眼月,好似在上面看到了情郎身影,頓時痴住。

幾息的功夫,她搖搖頭,讓自己不再想此事。

祖父最疼愛她,當初親口應允她,夫婿可由她自選。祖父一言既定,柳晚自然當真,還真在踏青時看上了一個尤姓書生。

那書生家世平平,學問其實也一般,今年科舉都沒得名次。柳晚不在意這些,她本身就是天之驕女,行事也強勢,喜愛的就是對方溫文爾雅的舉止和萬事都可包容的性子。

本來想趁祖父生辰時提出,誰知道,祖父突然要把她許給禮部王尚書的孫子。

祖父有令,父母自然不會違背,就連她,在探過祖父口風後,也知道不大可能改變他的主意。

尤郎,我們今生只能無緣。柳晚轉頭踏進了住處。

她的院子一般都有婆子看守,還有兩個貼身女使照顧。柳晚在房裡換了身衣裳,聽到窗戶外的聲響時,還當是野貓路過。

隨後聽到熟悉的聲音,登時不可置信,幾步開窗。

「你是如何來的?!」她壓低聲音質問。

尤衡張了張嘴,「你身邊人告訴我,你為拒婚而自盡,說你想見我……」

話落,兩人齊齊意識到不對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