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夜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清蘊根本不相信這理由,隨後就察覺到了王令嫻的暗示。

殿中還有旁人。

她很快意識到,除了皇帝,還有誰能堂而皇之地在后妃宮中旁觀她?

…………

建帝的確在偏門後看這對姊妹倆相聚,他並沒有告訴王令嫻,是王令嫻自己從宮人的異常舉動中有所察覺,進而暗示清蘊。

不過,建帝即使知道她們已發現自己,也會無所謂。

他目光灼灼地欣賞臨案的美人。

原本以為當時是因她的身份而興起,時隔這麼久,沒想到陸清蘊仍能一眼激起他的興趣。

建帝確定,他想要她。

第66章 陛下如果答應我三個條件,我就心甘情願入宮

建帝開始頻繁以嬪妃之名召清蘊進宮。

先是讓司珍局特製十二支青鸞銜珠步搖賜下, 後命御藥房每天往齊國公府送滋補藥膳。

李貴妃賢惠守禮,做不出這樣的舉動,淑妃則是沒有這樣大的能耐。有心人稍一思索,就能推測出背後天子的身影, 自然而然浮想聯翩。

其實古往今來, 無論是奪臣妻還是納兄弟妻妾的皇帝都不少。建帝本來就越發荒唐, 現在有這個心思, 官員們竟不是很驚訝。

但背地裡的議論肯定不會少。

在朝的王維章和王宗赫父子,當值的時候都收到了同僚暗地打探的目光。

王家這三代入仕的人太多, 京城地方皆有。王貞深知樹大招風的道理,所以在孫兒進吏部後不久,就以年事已高、身體不適的理由致仕,建帝也爽快答應了。

如今王貞每天就在家含飴弄孫、澆花養身。

王宗赫來向祖父請安時,意外看到了清蘊的身影, 腳步頓時停住。

清蘊先打招呼, 「三哥。」

王宗赫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官至三品,絕對稱得上年輕有為。文官需要熬資歷,他的仕途卻格外順利, 自家長輩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成親後又得岳家看重,一路擢升至吏部侍郎,誰不羨慕?

不過, 他上個月剛和柳晚和離, 這件事也引起了諸多議論。

夫妻倆和離的理由, 說出來合理, 卻也有那麼點匪夷所思。說是自從二人成婚後,家中長輩接連身體抱恙、遠在千里外的祖宅還遭了雷劈, 找名剎高僧卜算,說是兩人犯了「日月雙沖」之局,即命格雖貴卻彼此不合,強行在一起恐損兩家氣運。

以柳、王兩家勢力,結親、和離都是大事,外人猜想可能是兩家出了什麼變故或結仇,才用這個理由和離。結果兩家依舊和氣,甚至一起出資重修城隍廟。於是又有了第二種猜測,說王宗赫或柳晚哪方身體有疾,無法生育,為了顧及兩家顏面,才用了犯沖的理由。

清蘊上個月還去看望或柳晚,見柳晚神色如常,不像勉強的模樣,起初也像外人一樣,懷疑王宗赫有暗疾。後來經過觀察,則更懷疑兩人的婚約從最初開始就是交易。

柳晚對表哥沒有感情,說明有求於他。至於表哥所求,從他這幾年擢升的速度就能看出來,這門婚事給他也帶去了實打實的好處。

可能現在雙方都差不多達成所願,便分開了。

王宗赫身量修長,站在那裡便如一柄長劍,鋒芒內斂卻又自有一股威嚴,薄唇輕抿時帶著幾分沉穩與冷峻。

步履從容地走來,他也喚了清蘊一聲。

清蘊忍不住把他和柳晚的狀態作對比,發現兩人竟都差不多,成婚、和離好像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

不過,王宗赫如果成心偽裝,誰也看不出破綻。

「新得了一幅畫作,我送來請外祖父鑑賞。」清蘊主動解釋。

王宗赫點頭,「我來請安。」

清蘊笑了下,順勢提壺倒茶,「這也是我新制的花茶,香而不膩,外祖父方才都誇讚,三哥也嘗嘗。」

這笑盈盈請他喝茶的模樣太熟悉,幾乎瞬間把王宗赫拉回十多年前。那時二人還無需遵守太多規矩,可以時常相聚見面,也能喝到一杯她親手煮的茶。

品茶時,王宗赫才用餘光注視斜對面的清蘊。

她穿了身素色長裙,裙擺輕垂,如雲似霧,隨著動作輕輕搖曳。髮髻簡單挽起,只用一支銀色的髮簪固定,沒有過多的裝飾,卻更顯自然,不掩清雅本色。

她快要出孝了,依舊打扮得十分素淨,令人幾乎要忘卻從前。

王宗赫更注意的卻是她長時間刻意保持的笑容。

她心情不好。

感覺王宗赫有話要同王貞說,清蘊主動道:「外祖父慢慢品畫,我先去找外祖母了。」

王貞嗯一聲,低頭細細賞畫,邊聽孫兒說官場上的事,偶爾指點幾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