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夜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突然站起身,「將軍不肯定主意,那就在這兒等著,等屬下告訴您什麼叫改天換日。」

齊國公眼角抽搐了下,這小子,還是這麼張狂,要不是這麼多人在場,高低得抽他一頓。

他覺得兒子不懂藏鋒,卻有的是人欣賞李審言的作風,「小將軍說得不錯,將軍顧忌那麼多做什麼,妖后挾持幼主,暴施無道咱們做的是匡扶正統的事,猶豫什麼?」

至於打進京城以後要怎麼扶,正統還在不在,那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這些話,其他人沒說出口,可眼底分明是同樣的意思。

齊國公終於定下主意,「好,傳令各軍,把存著過冬的土豆全發給災民。馬青帶輕騎走太行陘,七日內把童謠唱到紫禁城下,誅妖后,清君側,開糧倉!」

布置完這一切,李審言回到住處,抓起剛送來信,一字一句看過去,隨後忍不住笑了下。

陸清蘊什麼時候做起了大善人,寧願自己出人又出錢,就為了幫那些流民?

他不覺得這是陸清蘊會主動去做的事,肯定是別人先提起,對她也有一定好處。

不過……與其費心勞力去做這些,還不如等他們進京後,留著那些來幫他們。

想到即將見面的場景,李審言眯起雙眼,他可還記得半年前王宗赫提議給他封賞,讓他提前回京的事。

明面上是褒獎,實際上是讓他回京為質,讓老頭子不敢輕易動彈。

李審言找了個理由砍了傳旨人,始終沒忘記王宗赫給自己的這份禮物。等進了京城,可不得好好報答他。

聽說王宗赫現在還在獄中,李審言不信以這人籌謀的能力會真正身陷囹圄不得脫身,定又是打著什麼主意。

文臣心眼子多,做一件事要繞七八十來個圈。李審言不想那麼多,他就準備趕緊幫幫這王老三,讓人真正躺在大獄裡出不來。

一回生,二回熟,陸清蘊第一任丈夫就去得突然,就算第二任丈夫出意外,應該也能很快接受。

第84章 嫂嫂,好久不見

護堤崩塌, 流民不斷增加,齊國公打的名號正合人心,兼之他一路上開糧倉、殺貪官,迅速得到了大批支持。

朝廷手裡兵力也不少, 尤其是鎮守九大重鎮的兵力, 加起來有數百萬之眾。但這些人或是不方便調遣, 或是有意作壁上觀, 導致真正能對上齊國公的人寥寥無幾,甚至有人被當場策反。

沒辦法, 這幾年柳太后行事過激了些,又有大批文人操縱輿論大勢,以至她十分不得人心。

其實真正論起來,柳太后和文昭帝上台後,做的荒唐事還不及先帝十之一二。但先帝為正統登基, 當初正值壯年, 還有率兵征戰的戰功及效忠他的文臣武將在手,光用輿論逼他用處不大,當初齊國公就沒怎麼用這招。

換成柳太后, 作用就與眾不同了。

能夠兵不血刃,就沒必要硬闖硬拼。

李審言和齊國公進京路線不同,父子倆各自領兵,準備兩方夾擊。

但李審言這兒太過輕鬆, 讓他總琢磨著其他。

孟嘉受齊國公命令盯著人, 以防李審言心血來潮, 要去干點什麼驚心動魄的大事。

眼見李審言又不知收到了哪兒來的密信, 孟嘉探頭想去看,卻被擋得嚴嚴實實, 讓他狐疑不已,「你想去做什麼?這時候可千萬不能擅自行動。」

他想起李審言幾年前獨自帶兵進京的事就頭皮發麻,那會兒先帝還在,一旦被發現,李審言根本不可能活著離開。

李審言斜眼,「你什麼時候成了老頭子的眼線?」

孟嘉笑了笑,給他斟茶,「可別冤枉我,將軍是因為什麼對我另眼相看,我還是清楚的。只是擔心你又收到什麼消息,衝動行事。」

憑孟嘉微妙的直覺,他總覺得李審言進京那次是因為女人,此刻密信的內容,也極有可能和進京那次相關。

私下裡,他向阿寬打探過,問李審言有什麼相好的女子。結果阿寬摸頭半晌,說他們家爺最重視和要好的女子只有太夫人,其他的連說得上名號的都沒有。

李審言搖頭,「沒什麼事。」

孟嘉不信,沒事他眼底興奮什麼,愈發警惕,「咱們是在這兒守半個月,等將軍下令前去會和吧?」

李審言挑眉,「你已經問了三遍,怎麼,年紀大了,記性不好?」

孟嘉哽住,他是為誰才一遍又一遍提醒?

眼見李審言暫時沒有策馬溜向某處的打算,孟嘉不好時刻盯著人。作為管理糧草運輸的軍需官,他還有一堆事要做。

臨走前叮囑阿寬,「小將軍若要去哪處,記得來告訴我一聲。」

阿寬應聲,「好嘞。」

屋內,李審言又取出那封信細看,上面正是清蘊如今動向。她用漕運船運來了三十萬石粟米,現在人跟著船到了徐州。

離這兒不遠。

她一個人運這麼多糧食,也不怕被人給劫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