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夜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史:「……「只有這個錯嗎?

鎮安帝點點頭,「念在此事情有可原的份上,朕只罰你杖責八十。」

李審言二話不說,直接走出殿,撲到準備好的長凳上。不一會兒,就傳來了棍子敲打身體的沉悶聲。

有人伸長脖子探看,確定不是所謂的陰陽板子,而是結結實實地打。

被罰的人一聲不吭,其餘人面面相覷,領略到一個訊號。

太子都這麼幹脆地罰了,那些涉事官員恐怕更不會輕饒。

八十板子下去,身體再強健的人也要殘一段時間。鎮安帝心疼兒子,更明白他為何反應這麼大。

李審言生母就是罪官之後,她運氣好被齊國公府救下,她的姐姐、李審言的姨母就沒那麼好運了。十三歲被虛報年紀進了教坊司,待後來被找到時,已經身患重病,沒捱多久就去世了。

鎮安帝沒想到,兒子心裡一直記著這事,還能夠以己推人,惠及其他人。這讓他頭疼兒子不服管教之餘,總算有了絲欣慰。

這樣看來,允勖本性不壞,絕不會成為殘暴之君。

李審言不知鎮安帝腦補了多少,受八十杖責後,他被一瘸一拐地扶回東宮。修養期間,最大的樂趣就是聽那些倒霉的官員名單。

具體消息是孟嘉帶來的,他慢聲陳述時,李審言就趴在床榻上,一下又一下地拋著柑橘,聽得漫不經心,似乎還在想其他事。

孟嘉說完人,感慨道:「殿下挑的這件事真是恰到好處,把那些人正好一網打盡。即便偶有漏網之魚,接下來也不足為患。」

孟嘉口中的那些人,是指鎮安帝因過往情面而留下來實則毫無用處的前朝官員,以及一些自以為有從龍之功而囂張跋扈、肆無忌憚的官員。

李審言早看那些人不順眼了,和孟嘉明說過要處理掉這些人。那時候孟嘉勸他不要衝動,即使他是太子,也不能冒然對上這麼多人,沒想到,李審言自己就找了個極好的切入口。

孟嘉之前受的驚嚇已經完全消失,對李審言的一石二鳥之計心悅誠服,既得了名聲,還能順理成章地除掉一些政見、圖謀不同的官員。

太子如今用計謀已經爐火純青,不再是莽撞的毛頭小子。

如果李審言知道孟嘉的想法,只會嗤笑一聲,這可不是一石二鳥,而是一石三鳥。

最後一個雷,是落在陸清蘊和王老三之間。

想像著王宗赫可能的反應,李審言懶洋洋剝開柑橘,掰一瓣投入口中,忽然皺了眉頭,往孟嘉手中一丟。

「很酸嗎?」孟嘉吃了一瓣,覺得還蠻甜的,「殿下碰不得酸?」

他才知道這事。

李審言灌了口冷茶,點頭,「我從來不吃酸。」

第95章 醜陋的嫉妒

教坊司一案轟轟烈烈持續了半個月, 處置大大小小几十名官員。縱然其中有鎮安帝不忍心罰、不想罰的人,在太子李審言的推動下,也不得不按律處置。

這些都是後話。

朝會結束,重回戶部的王宗赫有條不紊地處理公務, 端的是風輕雲淡。

同僚欲言又止, 好不容易抓住他空閒的時機, 把人帶到隱秘處談話, 「克衡,你可看了受牽連的官員名單?」

得到點頭, 他神色沉重道:「我懷疑陛下是藉此事來……」

做了個擠壓脖子的手勢,繼續道:「故意授意太子大鬧,就是為了名正言順處置他們。你我都曾先後在前朝兩帝手中為官,有朝一日,恐怕也會被尋機清算。」

王宗赫緩緩搖頭, 沉穩自如道:「陛下為九五至尊, 舉手可傾天下,若不想留下我們,登基之初就不會留, 沒必要事後使這等手段。這些人其身不正、作奸犯科,故有此報。這實屬常事,韓兄不必擔憂。」

韓姓官員觀察他神色,確定他沒有對鎮安帝的絲毫怨懟, 點頭的同時心中不禁失望。

他自然清楚, 鎮安帝作風並非如此, 故意拉王宗赫傾訴, 是因他和王宗赫同為前朝官員,都受到重用, 接下來還將競爭同一個位置。倘若王宗赫因此大發牢騷,甚至有所異動,就有理由告其一狀了。

可惜,不管王宗赫是真這麼想,或心思縝密,目前都無法抓到他的把柄。

侷促一笑,他道:「言之有理,看來是我多慮了。」

王宗赫不置可否,回到官署重拾公文,無視了韓度以及其他人的目光。

年紀輕輕便官至三品,即便王宗赫沉穩老練,也容易遭到他人妒忌。在官場上,如他這般出身好、相貌佳、才智出眾還能夠受到天子重用的,都是鳳毛麟角,常人擁有其中一樣就足以自得,他卻全占了。

更別說,他還有個溫婉賢淑、美若天仙的夫人。

這位夫人不僅能打理好後宅,還能幫他一起立功,簡直像全天下的好事都聚集在他身上了,叫人如何不妒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